天安字典

《丹阳舍舟登车渡江》

时间: 2025-04-28 09:34:48

诗句

小泊楼船铁瓮城,勿勿又作绝江行。

看他蜡烛几回剪,听尽鸡声不肯明。

水底霜寒还十倍,夜来月上恰三更。

篙师好语君知否,江面侵晨镜样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4:48

原文展示

小泊楼船铁瓮城,
勿勿又作绝江行。
看他蜡烛几回剪,
听尽鸡声不肯明。
水底霜寒还十倍,
夜来月上恰三更。
篙师好语君知否,
江面侵晨镜样平。

白话文翻译

在铁瓮城的小泊楼边,
小船停泊,准备渡江。
我看蜡烛已经剪了几次,
听尽鸡鸣声却不肯天明。
水面寒霜的寒意更重,
夜里月亮升起正值三更。
你可知道,篙师说的好话,
江面如镜,晨光映照得平静如水。

注释

字词注释

  • 小泊:小船停泊的地方。
  • 楼船:一种船只,通常是有楼阁的商船。
  • 勿勿:意为慢慢地,缓缓地。
  • 蜡烛:古代用以照明的物品,诗中暗指时间的流逝。
  • 霜寒:指水底的寒气,冬季时气温低,水面结霜。
  • 篙师:指撑船的人。

典故解析

  • 蜡烛几回剪:古代人通过剪蜡烛来判断时间,这里反映作者静谧的心境与时间的流逝。
  • 鸡声不肯明:鸡鸣通常指清晨,暗示天亮的时间还远,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感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真挚,语言朴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在旅途中,借景抒怀,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丹阳舍舟登车渡江》是一首描写渡江情景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幅静谧的江面与诗人的感受生动地呈现出来。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停泊的小船与铁瓮城,给人一种悠然自得、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蜡烛几回剪”和“听尽鸡声不肯明”描绘出夜晚的漫长与孤寂,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水底霜寒还十倍,夜来月上恰三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夜晚和明亮的月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思索的情感。最后两句“篙师好语君知否,江面侵晨镜样平”,则将视线转向了篙师的对话,展现了江面如镜的平静,诗人似乎在此时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整首诗在意境上极具画面感,抒发了诗人对夜晚的思考与对晨光的期待,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透过简单的日常景象,表达了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泊楼船铁瓮城:描绘小船停泊在铁瓮城边,设定了诗的背景。
  • 勿勿又作绝江行:暗示诗人将要渡过江水,表现出一种缓慢而稳重的态度。
  • 看他蜡烛几回剪:通过蜡烛的剪切,暗示时间的流逝。
  • 听尽鸡声不肯明:即使听到鸡鸣声,天仍未亮,表现出夜的漫长。
  • 水底霜寒还十倍:水底的寒气更重,营造了一个寒冷的环境。
  • 夜来月上恰三更:夜深时分,月亮升起,时间已到三更。
  • 篙师好语君知否:提到篙师的言语,增加了人情味。
  • 江面侵晨镜样平:江面如镜,平静而美丽,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面侵晨镜样平”,将江面比作镜子,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有对称的句子,增强了音乐感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渡江前的静谧夜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隐含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具有哲理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人生旅途与漂泊。
  • 蜡烛: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鸡鸣:暗示清晨与新生的希望。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考的夜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小泊”是指: A. 小船停泊的地方
    B. 大海的中心
    C. 一座高楼

  2. 填空题:诗中“水底霜寒还十倍”中的“十倍”是用来形容____

  3. 判断题:诗人通过鸡声来表现天亮的急切。(对/错)

答案:

  1. A
  2. 寒冷程度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苏幕遮(钱塘避暑忆旧用美成韵) 苏幕遮 姜钟二公法名 苏幕遮 读倦,夜分婢进新茗,戏用王敬美韵赠之 苏幕遮 苏幕遮 无机深远,下手速修无太迟 苏幕遮 苏幕遮 请丹阳法体往西关 苏幕遮 舟泊沧州,拈旧韵 苏幕遮 其一 苏幕遮 探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成不变 详断 有魔力的字有哪些?探索汉字中的神秘力量 指奏 不分轻重 卜字旁的字 报开头的成语 包含鸭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桑间 一字旁的字 包含莫的成语 雨字头的字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参商之虞 疑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疑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先下手为强 锻炼罗织 心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