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8:11
菲菲香雪。更照溶溶月。管被司花嫌太洁。故遗啼鹃溅血。方舒笑脸迎丹。两声深院珊珊。有底春愁未诉,向人红泪阑干。
清香的雪花轻轻飘落,映照出皎洁的明月。花神可能觉得花朵太过洁白,因此让悲鸣的杜鹃在这里流下鲜血。此时,我微笑着迎接朝阳,两声轻响在深院中回荡。不知心中未言的春愁,是否已向人倾诉,化作了红泪流淌在栏杆上。
“杜鹃”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哀伤与离别,杜鹃鸟的叫声被人们视为表达对失去爱人的怀念。“红泪”则可能象征着思念之情的流露,表现出内心的悲伤与无奈。
作者介绍:姚燧,元代诗人,字世璋,号香雪,生于元代末年。他的诗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见长,常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清平乐·菲菲香雪》通过描绘温柔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菲菲香雪”首先营造出一种清新、柔和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春雪之中,令人心旷神怡。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情感逐渐转向忧伤,尤其是“管被司花嫌太洁”一句,暗示了花神对美的苛求,从而引发了杜鹃的悲鸣,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失落。诗人在“方舒笑脸迎丹”中试图以笑容迎接春光,然而深院中幽静的回声,却无情地揭示了他心中难以言说的春愁。全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同时也表现了对美的渴望与失落。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的情感基调与主题,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在美好与悲伤之间的挣扎。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菲菲香雪”主要描述的是什么?
A. 雪花的轻盈
B. 花香的浓郁
C. 月光的明亮
D. 春天的温暖
填空题:诗中“向人红泪阑干”中的“红泪”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杜鹃”是代表快乐的情感。(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以及对自然景物的不同侧重,展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