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4:1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4:15:16
作者:元好问 〔金朝〕
类型:古诗词
绛阙凌风,瑶池玩月,众仙侍立清班。
就中仙伯,乘兴到人间。
洒落襟怀万顷,词源壮三峡波澜。
偏惟有,清游自适,不肯饵金丹。
清闲。谁得似,轩名佚老,名利都关。
但梦中时到,方丈蓬山。
满泛杯中玉液,应知是生长尧年。
凭谁劝,云璈度曲,醉朱颜。
在绛阙之上迎风,瑶池之中赏月,许多神仙在清晨的班列中伫立。
其中有位仙伯,兴致勃勃地来到人间。
洒落的情怀如万顷波涛,诗词也如三峡的波澜壮阔。
偏偏只有他,清游自适,不愿服用金丹仙药。
他悠闲自在,谁能像他一样,名声显赫而又超然,名利全都与他无关。
不过在梦中偶尔造访,方丈蓬山。
满杯的玉液,应该知道这是生于尧年。
谁来劝我,云璈的乐曲,醉了朱颜。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1257),金朝著名诗人,擅长词与诗,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金朝末期,社会动荡,诗人借仙境抒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满庭芳》通过描绘仙境与人间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优美,表现了诗人向往自由、淡泊名利的心境。开头的“绛阙凌风,瑶池玩月”,勾勒出一个梦幻般的仙境,接着通过“仙伯”这一形象,表现了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中对万顷襟怀和三峡波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与豪放的气概。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更是向往那种“清闲”的生活,强调名利与世俗的脱离,表现出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冷漠。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精神状态,使人深感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仙伯”是指:
A. 仙人的长辈
B. 人间的权贵
C. 普通人
“洒落襟怀万顷”中的“襟怀”主要指:
A. 装饰品
B. 心胸与情怀
C. 衣服
诗人对金丹的态度是:
A. 渴望服用
B. 无所谓
C. 认为重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