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登幔亭峰》

时间: 2025-05-13 15:05:09

诗句

孤峰矗云起,千仞何岧峣。

峰巅平若砥,满地皆云苗。

王子昔张帽,曾孙宴通宵。

千人布瑶席,万丈横飞桥。

我来访奇迹,本为山云邀。

晴云生杖底,咫尺通扶摇。

俯仰天地窄,鹤驭安能招。

人间信可哀,曲罢风萧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5:05:09

原文展示

孤峰矗云起,千仞何岧峣。
峰巅平若砥,满地皆云苗。
王子昔张帽,曾孙宴通宵。
千人布瑶席,万丈横飞桥。
我来访奇迹,本为山云邀。
晴云生杖底,咫尺通扶摇。
俯仰天地窄,鹤驭安能招。
人间信可哀,曲罢风萧萧。

白话文翻译

孤零的山峰直插云霄,千仞之高何其巍峨。
山巅平坦如石砥,满地都是云朵的苗头。
王子曾在此地戴上帽子,曾孙们在这里通宵宴饮。
千人席地而坐,万丈高空架起了飞桥。
我来此地是为了探访奇妙的景象,本是想和山云相邀。
晴天的云朵在我手杖下升起,咫尺之间似乎通向扶摇的高空。
俯视仰望天地都显得狭窄,白鹤如何能将我召唤。
人间的景象真令人叹息,曲终音散,风声萧萧。

注释

字词注释

  • 孤峰:独立的山峰。
  • 千仞:形容极高,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
  • 岧峣:形容山高而峻峭。
  • 平若砥:平坦如石砥,形容山顶的平整。
  • 瑶席:用瑶石铺成的席子,形容盛大的宴会。
  • 扶摇:迅速升起。

典故解析

  • 王子张帽:可能指的是古代王族在此地的活动,展现出历史的延续。
  • 千人布瑶席:描绘了盛大场面的热闹景象,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聚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延寿,清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擅长抒发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优美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徐延寿游历名山时,诗人通过描绘登山的经历,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间事物的思考,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哲学意味。

诗歌鉴赏

《登幔亭峰》是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开篇即以“孤峰矗云起”点明主题,展现出高耸入云的山峰,给人一种崇高和壮丽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千仞何岧峣”进一步强调山的巍峨,表现出自然的雄伟。

在描写过程中,诗人巧妙运用对比和细节描写,如“峰巅平若砥”,通过平坦的山顶与高耸的山身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此外,诗中提及“王子昔张帽,曾孙宴通宵”,不仅展示了历史的延续,也让读者感受到人类与自然的交融与互动。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自身的感受,“我来访奇迹”,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向往,体现出对山云的邀请与期待。最后几句“俯仰天地窄,鹤驭安能招”,则是对人间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人世间短暂与迷惘的思考,浑然一体,形成了情感的升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峰矗云起:描绘出孤单的山峰直插云霄,展现出高耸入云的壮观。
  2. 千仞何岧峣:强调山的高度和险峻,增强了自然的雄伟感。
  3. 峰巅平若砥:山顶平坦如石,形成对比,增加诗的层次感。
  4. 满地皆云苗:描绘出云雾缭绕的美丽景象。
  5. 王子昔张帽:提及历史人物,展现历史与自然的交融。
  6. 曾孙宴通宵:表现出人们在自然中欢聚的场景。
  7. 千人布瑶席:描绘出盛大的宴会,热闹非凡。
  8. 万丈横飞桥:意象丰富,表现出高空的壮观景象。
  9. 我来访奇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向往。
  10. 晴云生杖底:展现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奇妙。
  11. 咫尺通扶摇:描绘出近在咫尺的高空,表现出诗人的心境。
  12. 俯仰天地窄:对天地的感慨,让人感受人生的渺小。
  13. 鹤驭安能招:表达了对高远境界的向往与无奈。
  14. 人间信可哀:对人世的悲叹,传达出诗人的哲思。
  15. 曲罢风萧萧:以音乐结束,给人一种孤独、萧瑟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峰巅平若砥”比喻山顶的平坦。
  • 对仗:如“千人布瑶席,万丈横飞桥”,对比鲜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的情感,如“晴云生杖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的壮丽与人间的渺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沉思与对人间苦乐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峰:象征着独立与坚韧。
  • :象征着变化与自由。
  • 王子曾孙:代表着历史的延续与人类的活动。
  • 瑶席:象征着盛大与美好。
  • :象征着高远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峰矗云起”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诗人对孤独的感叹
    • B. 大自然的壮丽
    • C. 对历史的追忆
  2. “峰巅平若砥”中的“砥”指的是什么?

    • A. 笔
    • B. 石头
    • C. 云
  3. 诗中提到的“王子昔张帽”暗示了什么?

    • A. 自然的变化
    • B. 人类的历史
    • C. 个人的成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中的山水意象同样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侧重于宁静的气氛。
  • 《庐山谣》则通过更为激昂的情感表达了对伟大自然的崇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典诗词选》
  2. 《清代诗人研究》
  3. 《山水诗的艺术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和可行梅竹韵三首 清平乐 答索琴 清平乐(再和) 清平乐 清平乐 送外北上 清平乐 其六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题赵叔雍高梧轩图 清平乐 长至前五日适吴门诸子有填词社初集之举同集余澹心秋雪斋是夜风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披肝沥胆 目字旁的字 西颢 霸陵伤别 鼓字旁的字 妍秀 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御驾亲征 狐裘羔袖 济世安民 韋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蜡的词语有哪些 响黩 山字旁的字 跑新闻 门字框的字 金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