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0:5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0:52:03
官閒时醉秀溪春,醉里吟诗字字新。
欲报自惭无好语,年来胸次亦埃尘。
在官场闲暇时,我醉卧于秀丽的溪边,醉中吟咏的诗句句句皆是新意。
我想报答那些欣赏我的人,却因无好的词句而羞愧,近年来心中积郁的情感就像尘埃一样沉重。
“秀溪”并无特定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生活的反思。诗中对春天和醉酒的描写体现了古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春天的闲暇时刻,诗人沉醉于春日的美景,感受到内心的愉悦与无奈,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我的审视。
整首诗以“醉”字贯穿始终,表现出诗人在春日的醉意与对生活的感悟。前两句描绘了诗人闲暇时在秀美溪边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激发。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羞愧,诗人与外界的交流产生了落差,表现了一种自我怀疑和无奈的情感。诗人虽有创作的冲动,但因缺乏足够的好词佳句而感到惭愧,反映了他对自我表达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探讨了艺术创作中灵感与自我怀疑的关系,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我的反思。
诗中“秀溪”指代什么?
诗人因何感到羞愧?
“胸次亦埃尘”中的“埃尘”象征什么?
王之道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对比,均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王之道更侧重个人情感的内省,而杜甫则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个人情感的影响。两者都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表达了不同层面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