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6:53
次韵魏定文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半年去城府,寤寐溪东扉。
有时得君书,想像抉石猊。
岂知纪渻子,养气如养鸡。
应乡与疾视,一洗三旬非。
我生从穷困,哆侈伤南箕。
鼷鼠亦何物,为用千钧机。
封侯絣澼絖,药等手不龟。
所用有异耳,此言寓非卮。
梅蕾良可人,如椒缀南枝。
芬芳想不晚,太皞方执规。
半年未曾回到城市,梦醒时常想起溪边的门扉。
偶尔收到你的书信,心中想象着汲取石头的灵气。
岂能知道纪渻子,他养气的方式如同养鸡一般。
应该是故乡与病痛的目光,一洗三旬的时间已非。
我一生一直处于困苦,奢侈的情感伤害了南箕星。
鼷鼠又算什么呢,为了使用千钧之力。
封侯的礼服和药物,这些都不如手中的龟。
所用的各有不同,这句话的含义并非简单的酒杯。
梅花苞蕾实在是个美人,就像椒树上缀满了南枝。
芬芳的气息总不会太晚,太皞时节才是最好的时机。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于动荡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离开城市的半年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状态的反思,折射出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
王之道的《次韵魏定文》展现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哲学的思索。诗中反复出现的对比和隐喻,揭示了人们在困境中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及“半年去城府”,让人感受到一种离散的孤独。接着,通过收信的细节,诗人虔诚地渴望与友人的交流,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
在对“纪渻子”的提及中,王之道引入了养气的理念,表达出一种对内心修炼和自我成长的渴望。诗中反复提及的“养气”和“梅蕾”,构成了诗的核心意象,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与希望。特别是最后两句,通过对梅蕾的比喻,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调芬芳的气息不会太晚,暗示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相结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次韵魏定文》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之道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纪渻子”是象征什么?
A. 一位权贵
B. 养气的隐士
C. 贫穷
D. 战士
“梅蕾良可人”中“梅蕾”象征什么?
A. 绝望
B. 希望与美好
C. 友情
D. 权势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次韵魏定文》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但王之道更多地从个人情感出发,而陶渊明则强调归隐田园的理想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