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5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51:19
长羡南枝笑北枝,东风能早亦能迟。
而今满树浑无那,管领春光更有谁。
我长久羡慕南方的梅树,笑看北方的梅树。
东风的到来,可以早也可以迟。
如今满树的梅花,竟然没有几朵,
谁能掌控春光的来临呢?
诗中提到的“南枝”和“北枝”分别象征着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南方春早,梅花盛开早,北方则常常晚些。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作者介绍:廖行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花盛开的季节,正值春天的时节,作者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梅花作为象征,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对南北梅树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的春天的不同,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与境遇。东风作为春天的使者,既是希望的象征,也带有不确定性,表现出春天来临的不可预测性。而“而今满树浑无那,管领春光更有谁”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惋惜的情感,表明尽管春天已经来到,然而美好却似乎离我们很远,带有淡淡的失落之感。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期待又有惆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变化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梅花的盛开与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枝”指代什么?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怎样的?
“东风能早亦能迟”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1. A;2. A;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