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7:56
襄城对雪二首
作者:梅尧臣
登城望密雪,浩浩川野昏。
谁思五原下,甲色千里屯。
冻禽立枯枝,饥兽啮陈根。
念彼无衣褐,愧此貂裘温。
全诗翻译:
登上城头望着纷飞的大雪,广阔的河川和田野在昏暗中显得无边无际。谁会想到在五原的下面,战马的铠甲映照出千里之外的屯营呢?冰冻的鸟儿栖息在枯枝上,饥饿的野兽在啃食腐朽的树根。我想到那些没有衣物和裘皮的人们,心中感到无比惭愧,因为自己却穿着温暖的貂皮裘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松溪,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类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写雪景,反映了对边疆士兵艰苦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对自身安逸生活的愧疚。
鉴赏: 梅尧臣的《襄城对雪》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类命运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战争与和平、富裕与贫困之间的鲜明对立。开篇以“登城望密雪”引入,描绘了大雪覆盖下的苍茫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孤寂的感觉。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边塞的战士,“谁思五原下,甲色千里屯”一句,突显了前线士兵的艰难困苦,与自身的安逸形成鲜明对比。随后,诗人用“冻禽立枯枝,饥兽啮陈根”描绘出自然界的冷酷与生存的艰辛,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困境的思考。最后一句“念彼无衣褐,愧此貂裘温”,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贫苦者的关怀,也反映了对自身生活的反思,深刻而动人,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贫富差距与战争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贫苦人群的同情和对自身安逸生活的愧疚,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无衣褐”指的是什么?
诗中“冻禽立枯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