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1:0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1:07:30
作者: 赵希蓬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何人四座环歌扇。
平生有限何曾见。
今日忽遭逢,
流霞映脸红。
此恨凭谁语,
梦逐巫山去。
对景苦奔波,
其如愁思何。
谁人在四周围着歌扇欢唱?
我平生有限,何曾见过这样的场景?
今天突然遭遇这样的时光,
流云霞光映红了我的脸。
这份遗恨又能向谁诉说,
梦中追逐着巫山而去。
面对美景我却苦苦奔波,
这样的愁思又有何用呢?
赵希蓬,宋代词人,风格细腻,擅长抒情,常以个人情感为主要内容。
此诗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奈,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美好瞬间的怀念与遗憾。
《菩萨蛮》是一首抒情的古词,透过对美好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几句用“何人四座环歌扇”引入,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然而随即转向个人感受,显示出一种孤独与冷清。接着提到“今日忽遭逢”,仿佛是对美好时光的突发感悟,流霞的映衬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但随之而来的“此恨凭谁语”使得这种美好转瞬即逝,留下的只是无奈与遗憾。
在后面几句中,巫山的意象则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尽管梦中可以追逐,但现实中的奔波却让人感到苦涩。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赵希蓬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生活的无奈和愁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强调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流霞”象征什么?
A. 生命
B. 美好瞬间
C. 伤痛
D. 失落
诗人对“此恨凭谁语”的感受是什么?
A. 愤怒
B. 无奈
C. 幸福
D. 满足
对比赵希蓬的《菩萨蛮》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突出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爱情的思考,而赵希蓬则更关注于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