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与苏训直约游招隐寺》

时间: 2025-05-12 10:28:34

诗句

鼙鼓初归塞上师,京江酒美胜年时。

春来逆旅真无事,身到名山合有诗。

石底於菟穷作穴,泉间科斗闹成池。

荒寒景色君休问,后日应怀此客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0:28:34

原文展示

与苏训直约游招隐寺
韩元吉 〔宋代〕
鼙鼓初归塞上师,
京江酒美胜年时。
春来逆旅真无事,
身到名山合有诗。
石底於菟穷作穴,
泉间科斗闹成池。
荒寒景色君休问,
后日应怀此客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约定一起游玩招隐寺的情景。开头提到战鼓初归,显得一片宁静;接着京江的美酒更胜往年。春天来临,旅途中没有烦恼,身处名山自然会有诗情。诗中提到石底的野兔在此打洞,泉水间的斗鸟喧闹成池塘。最后对荒凉寒冷的景色不必多问,日后回想起这位客人时,定会怀念这段时光。

注释

  • 鼙鼓:古代军乐器,常用作战斗的号角,象征战争。
  • 塞上:指边塞,通常是指北方的边疆地区。
  • 逆旅:旅途中的客栈。
  • 於菟:即野兔。
  • 科斗:指一种鸟类,常见于水边,多用来形容喧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仕途平淡,但文才出众,擅长山水诗,作品常带有淡淡的乡愁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春天,诗人约友游览招隐寺,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在旅行中的宁静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游览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人以“鼙鼓初归”开篇,迅速引入一种安静的氛围,暗示过去的战乱已逝,生活可以恢复平静。接着,诗人转向京江的美酒,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赞美,突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的“逆旅真无事”表达了诗人在旅行中内心的放松与自在,反映出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接下来的意象,如“石底於菟”和“泉间科斗”,则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增强了诗的画面感。

最后两句“荒寒景色君休问,后日应怀此客随”,则带有一丝哲思,友人无需关心眼前的荒凉,未来回忆时将会有美好的情感陪伴,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自然的珍视。这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正是这首诗的主题所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鼙鼓初归塞上师:指边塞的军乐初次归来,暗指和平的到来。
  • 京江酒美胜年时:京江的美酒比往年更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 春来逆旅真无事:春天的到来使得旅途轻松自在。
  • 身到名山合有诗:身处名山自然会生发诗情。
  • 石底於菟穷作穴:野兔在石底打洞,描绘自然生动的景象。
  • 泉间科斗闹成池:水边的鸟儿喧闹,增添了春天的生机。
  • 荒寒景色君休问:不必问眼前的荒凉景色。
  • 后日应怀此客随:未来回忆时会怀念这位朋友的陪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石底於菟”与“泉间科斗”形成对称。
  • 比喻:将野兔和鸟儿的形象生动描绘,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寓意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鼙鼓:象征战争与和平的转换。
  • 京江:代表美好生活的享受。
  • 名山:象征着文化与自然的结合。
  • 於菟科斗: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喧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京江酒美”是指什么?
    A. 美酒
    B. 美景
    C. 美食
    答案:A

  2. 诗人对“荒寒景色”持怎样的态度?
    A. 忧伤
    B. 不屑
    C. 无所谓
    答案:C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战争的怀念
    B. 对自然与友谊的珍视
    C. 对未来的忧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王勃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韩元吉的《与苏训直约游招隐寺》更注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的和谐,而王之涣则强调壮阔的景色与历史的厚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教程》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宣城赴官上京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 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 重送 青冢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寝夜 送薛邽二首 宿长庆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兴文偃武 配甲坊 闵骞 别具慧眼 手笼 手字旁的字 洋炮 包含涯的成语 衣锦昼行 包含促的成语 敲锣放砲 素尚 包含逋的词语有哪些 镸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包含辔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包含必的成语 飞字旁的字 舍然大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