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吴中田妇叹(和贾收韵。)》

时间: 2025-05-17 12:36:29

诗句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鎌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茆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粃。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2:36:29

原文展示:

吴中田妇叹(和贾收韵)
作者: 苏轼

今年粳稻熟苦迟,
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
杷头出菌鎌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
忍见黄穗卧青泥!
茆苫一月垅上宿,
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
价贱乞与如糠粃。
卖牛纳税拆屋炊,
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
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白话文翻译:

今年的粳稻成熟得很晚,不知道霜风何时才能来临。霜风来了,雨就像倾泻而下,耕地的工具中长出了菌类,镰刀上也生满了衣物。眼泪已经流尽,但雨水却没有停,真不忍心看到黄穗躺在青泥上!在茅草屋里住了一个月,等天晴的时候再把稻子收回家。流着汗,肩上背着沉重的担子进入集市,米价便宜得像糠粃一样。我卖牛、交税、拆屋做饭,考虑得太浅,不及明年的饥荒。如今官府只要钱,不要米,西北地区要招募羌人。朝廷满朝尽是龚黄之人,更是苦,不如我做一回河伯的妻子吧!


注释:

  • 粳稻:一种稻米,通常指的是日本稻。
  • :希望、盼望。
  • 霜风:指秋冬时节的寒风。
  • 杷头:耕田的工具。
  • :指野生菌类。
  • 黄穗:指成熟的稻谷。
  • 茆苫:用茅草盖成的简陋住所。
  • 肩赪:肩上背负的重担。
  • 价贱:价格低廉。
  • 糠粃:指稻谷的壳和碎米,象征廉价的东西。
  • 河伯:古代河流的神灵,象征着富裕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风格独特,常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农民生活困顿的时期,诗中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中的艰辛,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吴中田妇叹》是一首深具悲剧色彩的诗,展现了农民在自然灾害和社会困境中的苦苦挣扎。诗的开头通过对粳稻成熟迟缓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焦急和无奈的氛围。紧接着,描绘了霜风的来临和随之而来的倾盆大雨,暗示了农作物受损的严重性。这一系列的描写不仅反映了自然对农民生活的直接影响,也隐含了对社会无情的讽刺。

诗中“眼枯泪尽雨不尽”一句,集中体现了田妇的绝望与无助,既是对自然的控诉,也是对命运的悲叹。随着诗歌的深入,田妇的生活困境逐渐显露:卖牛交税、拆屋做饭,生活的重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而“如今官府只要钱,不要米”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畸形状态,官员只追求利益而忽视民生,进一步加深了田妇的困境。

最后,诗的结尾“何不作河伯妇”,透露出一种无奈的反抗与逃避,河伯象征着富裕的生活,田妇渴望逃离现实的苦难,寻求一种理想的存在状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农民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年粳稻熟苦迟:今年的稻子成熟得很慢,表明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影响。
  2. 庶见霜风来几时:盼望霜风能早日来临,表现出对秋收的期待和无奈。
  3. 霜风来时雨如泻:霜风一来,雨水就倾泻而下,暗示恶劣天气的影响。
  4. 杷头出菌鎌生衣:耕作的工具生出菌类,象征农作物的失败。
  5. 眼枯泪尽雨不尽:眼泪已经流尽,心中的苦痛依然无法消散。
  6. 忍见黄穗卧青泥:不忍心看到成熟的稻谷倒在泥土中,表达了田妇的悲伤。
  7. 茆苫一月垅上宿:住在简陋的茅草屋中,反映了生活的艰辛。
  8. 天晴获稻随车归:希望天晴后能将稻子收回,寄托着对生活的期盼。
  9. 汗流肩赪载入市:辛苦劳作后,背负重担进城,表现出农民的辛酸。
  10. 价贱乞与如糠粃:米价便宜得像糠一样,显示农民的无奈和悲惨。
  11. 卖牛纳税拆屋炊:为了生存,不得不卖掉牛,交税,甚至拆房做饭。
  12. 虑浅不及明年饥:对未来的饥荒忧虑不足,反映出农民的无知与无奈。
  13. 官今要钱不要米:指责官府只追求金钱,忽视民生疾苦。
  14. 西北万里招羌儿:描绘官府在招募兵员,暗示社会动荡与混乱。
  15. 龚黄满朝人更苦:朝廷中满是龚黄之人,意味着统治者的无能与腐败。
  16. 不如却作河伯妇:宁愿做河神的妻子,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逃避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农民的生活比作河伯的妻子,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拟人:将自然现象(霜风、雨)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卖牛纳税拆屋炊”,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农民生活困境的深切同情,批判了当时社会的官僚主义和对民生的忽视,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稻谷:象征着农民的生计与希望。
  • 霜风:象征着自然的无情与不确定性。
  • 泪水:象征着苦难与无奈。
  • 茅草屋:代表了贫困与简陋的生活条件。
  • 河伯:象征着理想化的富裕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霜风”象征什么?

    • A. 期待的丰收
    • B. 自然的无情
    • C. 人民的幸福
  2. 田妇的生活中面临哪些困境?

    • A. 只需耕作
    • B. 卖牛交税、拆屋做饭
    • C. 享受富裕生活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不满
    • B. 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杜甫《春望》: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反映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杜甫:两位诗人都关注民生疾苦,但苏轼的笔调更为洒脱,杜甫则更显沉重。苏轼通过对田妇的描绘展现了个体的悲剧,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动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经典的宋诗选集,包含苏轼的多首作品。
  • 《苏轼传》:详细介绍苏轼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 《古诗词鉴赏辞典》: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荆州作二首 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数十观其封域多是楚时诸王…尽知之 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无色及仲春行县…有此作 使还都湘东作 南阳道中作 叙怀二首 其一 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 在郡秋怀二首 其一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字旁的字 旋车 灶泡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包含另的词语有哪些 仆仆风尘 研摩 龙字旁的字 倚门卖笑 划一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秦楼楚馆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川字旁的字 压板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