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4:4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4:41:03
原文展示:
糖多令(吴江中秋) 汪元量 〔宋代〕
莎草被长洲。吴江拍岸流。忆故家西北高楼。十载客窗憔悴损,搔短鬓独悲秋。人在塞边头。断鸿书寄不。记当年一片闲愁。舞罢羽衣尘面,谁伴我广寒游。
白话文翻译:
莎草覆盖了长洲。吴江的波浪拍打着岸边。回忆起故乡西北的高楼。十年来在异乡的窗户下憔悴不堪,抓着短鬓独自悲伤秋天。人处在边塞的尽头。断绝的鸿雁书信无法寄出。记得当年的一片闲愁。舞罢羽衣后,脸上布满灰尘,谁能陪伴我游览广寒宫。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是宋代诗人,其生平资料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这首诗《糖多令》是在吴江中秋时节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流离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中秋节这个团圆的节日,作者身处异乡,思念故乡和亲人,同时感慨自己的流离生活和无法传达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为背景,通过对吴江和故乡的回忆,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流离生活的无奈。诗中“莎草被长洲”和“吴江拍岸流”描绘了吴江的自然景色,而“忆故家西北高楼”则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后文通过“十载客窗憔悴损”和“搔短鬓独悲秋”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孤独和忧愁。结尾的“舞罢羽衣尘面,谁伴我广寒游”则带有一种超脱现实的幻想,希望有人能陪伴自己游览月宫,这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流离生活的感慨。通过中秋节的背景,作者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莎草被长洲”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吴江的波浪 B. 长洲的自然景色 C. 故乡的高楼 D. 边塞的荒凉
“忆故家西北高楼”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吴江的喜爱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流离生活的无奈 D. 对中秋节的喜悦
“断鸿书寄不”中的“断鸿”比喻什么? A. 书信不通 B. 鸿雁的飞翔 C. 故乡的远隔 D. 中秋的团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