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吉州太守胡平一寺正赴召》

时间: 2025-05-22 09:30:17

诗句

忆昔乾道游璧水,君为秀孝侬博士。

逮今嘉泰归青原,侬为州民君剌史。

人生离合风中云,白发相逢有几人。

与君相逢又相别,不待折柳眉先颦。

如君岂弟民父母,春风风人夏雨雨。

忽然一夜飞秋霜,惊杀鴈骛兼豺狼。

政声无翼到天上,玉皇诏君登庙廊。

郎星卿月小借路,金华玉堂即高步。

中与贤关育凤麟,向来未有秉鸿钧。

秪今丞相破荒了,第一衣钵当传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9:30:17

诗词名称: 送吉州太守胡平一寺正赴召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忆昔乾道游璧水,君为秀孝侬博士。
逮今嘉泰归青原,侬为州民君剌史。
人生离合风中云,白发相逢有几人。
与君相逢又相别,不待折柳眉先颦。
如君岂弟民父母,春风风人夏雨雨。
忽然一夜飞秋霜,惊杀鴈骛兼豺狼。
政声无翼到天上,玉皇诏君登庙廊。
郎星卿月小借路,金华玉堂即高步。
中与贤关育凤麟,向来未有秉鸿钧。
秪今丞相破荒了,第一衣钵当传君。

白话文翻译:

回想当年在璧水游玩时,你还是秀孝的侬博士。如今在嘉泰年间,你已回到青原,我也成为了州里的刺史。人生如同风中的云,离合无常,白发之际再相遇的人又有多少呢?与你的相聚又必定要分别,不必等到折柳时才愁眉不展。你就像是兄弟和人民的父母,春风化雨,滋润万物。忽然一个晚上,秋霜降临,惊动了大雁和豺狼。你的政声没有翅膀却飞到了天上,玉皇特意召唤你去登庙廊。郎星和君月在小路上相借,金华玉堂正高高在上。你与贤人共育凤麟,向来没有像你这般秉持鸿钧之道。如今丞相已破荒,第一件衣钵定会传给你。

注释:

  • 乾道:南宋时期的一个年号(1165-1173年)。
  • 璧水:地名,指的是璧水河。
  • 侬博士:指的是秀孝的博士,侬为“你”的意思。
  • 嘉泰:南宋的年号(1201-1204年)。
  • 州民:指地方的百姓。
  • 政声:指政治声誉。
  • 玉皇:道教中掌管天界的神明。
  • 金华玉堂:象征高官显位的地方。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杨万里送别好友胡平一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深厚情谊。开头回忆过去的游玩时光,展现了友人的学术成就,接着转向现实的变化,感慨人生的离合。诗中通过对比昔日与现在,暗含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诗人以“春风化雨”形象描绘出友人对百姓的关爱,显示出高尚的品德和责任感。而后面则突出了政治环境的变化和机遇,表现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分展现了杨万里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回忆昔日游玩,表明对友人的怀念。
    2. 现在友人成为刺史,展示成就。
    3. 反思人生,强调离别的无常。
    4. 不必等到离别时才感到忧愁。
    5. 赞美友人关心百姓,象征伟大的德行。
    6. 突然的秋霜,暗示变故的来临。
    7. 政声如翅膀般飞升,说明成就的影响力。
    8. 借用星月象征高位,展现对未来的期待。
    9. 朋友有伟大抱负,提到贤人相助的重要性。
    10. 结尾祝愿,强调对友人的肯定与期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风中云,强调无常。
    • 拟人:将政声形象化,表现其影响力。
    • 对仗:如“春风风人夏雨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通过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政治的关注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璧水:象征美好回忆和友谊的起点。
  • 春风:代表温暖与关怀。
  • 秋霜:象征突如其来的变故。
  • 玉皇: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认可。
  • 金华玉堂:象征高官显位的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年号“乾道”是什么时期的?

    • A. 宋朝
    • B. 明朝
    • C. 清朝
  2. 诗中提到的“政声”是指什么?

    • A. 政治声誉
    • B. 政策
    • C. 政治制度
  3. 诗人如何描述与友人的相遇与离别?

    • A. 甜蜜
    • B. 无常
    • C. 愉快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王之涣
    • 《赠友人》 李白
  •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送别》同样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但更侧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而杨万里的作品则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岁暮贫甚戏书 蔬圃绝句 幽居 闻西师复华州 春日杂题 思归引 西村 秋晚病起 送芮国器司业 秋冬之交杂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力字旁的字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被发入山 巳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知诱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问鼎中原 伤忡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包含夏的成语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艮字旁的字 万里无云 暮雨朝云 盟会 包含纾的词语有哪些 汗流洽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