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楚狂接舆歌》

时间: 2025-05-18 06:49:21

诗句

世谓夷齐以为溷兮,指箕子而为愚。

既采薇以饿死兮,又被发而为奴。

镆铘见弃於铅刀兮,鱼目宝於隋珠。

彼蜂蛭之隐微兮,安能语神岳而观清都。

已乎已乎,无为察察而辨璠玙与碔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6:49:21

原文展示

楚狂接舆歌
作者:曹勋(宋代)

世谓夷齐以为溷兮,
指箕子而为愚。
既采薇以饿死兮,
又被发而为奴。
镆铘见弃於铅刀兮,
鱼目宝於隋珠。
彼蜂蛭之隐微兮,
安能语神岳而观清都。
已乎已乎,无为察察而辨璠玙与碔砆。

白话文翻译

人们说夷齐是无用之人,
把箕子指为愚蠢的象征。
既然采薇却因此而饿死,
又被迫披发成为奴隶。
镆铘被铅刀所抛弃,
鱼目却在隋珠中成为珍宝。
那些隐秘的小虫,
怎么能与神岳对话,看到清都呢?
啊,已经无所谓了,何必如此细致地去分辨美玉与石头呢?

注释

  • 夷齐:指的是夷和齐,传说中的贤君,意指有德之人。
  • 箕子:指的是箕子,传说中的智者,常被视为愚昧者的对立面。
  • 采薇:指的是古人采集薇菜,象征贫困和无奈。
  • 镆铘:一种古代的铸造工具,象征被遗弃的价值。
  • 鱼目:指次品,隐喻被当作宝物的物品。
  • 神岳:象征着高尚和伟大的山岳。
  • 清都:象征着理想的境地或清净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字子华,号小卿,宋代诗人,作品多涉及对历史和社会的思考。他的诗作常常蕴含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并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隐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楚狂接舆歌》以夷齐与箕子作为引子,借用古代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强调了人们对价值的误判与追求,尤其是那些被社会所遗弃的智慧与美德。诗人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无疑,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诗中“既采薇以饿死兮,又被发而为奴”一句,表现了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和压迫,令人感受到时代的无奈与悲凉。而“已乎已乎,无为察察而辨璠玙与碔砆”则反映出诗人对价值的重新思考,认为不必过于执着于表面的华丽与珍贵,内在的真实与善良更为重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性、价值及理想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充满智慧与哲思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谓夷齐以为溷兮,指箕子而为愚。:世人认为夷齐无用,箕子被视为愚者,揭示了对人才的误解。
  2. 既采薇以饿死兮,又被发而为奴。:人们为了生存而辛苦,却仍然遭遇饥饿与奴役,表现生活的艰辛。
  3. 镆铘见弃於铅刀兮,鱼目宝於隋珠。: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被忽视,而伪劣的东西反而被追捧,讽刺社会的盲目。
  4. 彼蜂蛭之隐微兮,安能语神岳而观清都。:隐秘的小虫怎么可能与伟大的山岳对话,暗示小人物无权参与高层次的讨论。
  5. 已乎已乎,无为察察而辨璠玙与碔砆。:对比美玉与普通石头,强调不必过于斤斤计较,反映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箕子与夷齐的比喻,形象化地表达了对社会评价的反思。
  • 对仗:该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比和隐喻,探讨了价值的相对性,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夷齐:象征着贤良与智慧。
  • 箕子:代表被误解的智慧。
  • 镆铘与铅刀:象征真正价值与被忽视的才能。
  • 鱼目:象征伪劣的物品。
  • 神岳与清都: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夷齐被认为是( )。
    A. 有德之人
    B. 无用之人
    C. 智者
    D. 隐士

  2. 诗中提到的“镆铘见弃於铅刀”所表达的意思是( )。
    A. 真正的价值被忽视
    B. 劣质物品受到重视
    C. 人生的无奈
    D. 社会的变化

  3. “已乎已乎,无为察察而辨璠玙与碔砆”表达的情感是( )。
    A. 绝望
    B. 无所谓
    C. 追求
    D. 抗争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反映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沉思。

诗词对比

  • 《将进酒》(李白)与《楚狂接舆歌》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价值的探讨。李白的豪放与曹勋的沉思形成鲜明对比,但都揭示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包含众多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古诗文观止》:精选古诗文的经典作品,适合学习古代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临江仙 黎江万梅方吐,而予来沙,风雪十日 临江仙 其二 柳词,用宋许伯阳体 临江仙四首 其四 临江仙 惠君携两儿归长沙,寄泊无所,书此慰之 临江仙 四月牡丹 临江仙 渔翁倚橘厂贺钱公墨宾缔婚金陵,寄和原词 临江仙 江楼晚眺 临江仙 临江仙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字旁的字 尾大难掉 追结尾的成语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古调独弹 采字头的字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衔艰 三过家门而不入 养痈遗患 尽欢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傩舞 金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胜利在望 蟤胡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