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0:04
昼坐闻墙外人声殊败幽思戏作
作者:陆游 〔宋代〕
老人气衰凋发齿,
岁月翩翩来有几?
晨兴食米不一溢,
日课读书犹十纸。
虽云喧寂无二观,
终嫌蜩蚻喧吾耳。
亟起振衣欲出门,
赤日当空汗如洗。
拨灰未炷瓦炉香,
汲井先换铜匜水。
也胜太史落南时,
短檠夜对屠牛机。
这首诗的主要意思是:年老体衰,牙齿渐渐脱落,岁月飞逝,自己还能活多久呢?清晨起床吃饭时,米饭也不再溢出,白天读书的量依然是十封纸。虽然说外面喧闹和寂静没有什么区别,但我还是觉得蝉鸣和蚊虫的叫声在耳边吵闹。急忙振衣想要出门,正值烈日当空,汗水如洗。还没点燃炉上的香,就先去打井换水。这样的生活也胜过太史公在南方的落日时分,夜里对着屠牛的机器。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豪放,题材广泛,尤其擅长表达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诗人身处乱世,内心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同时也透视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心境,表现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开篇以“老人气衰凋发齿”引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年纪和身体状况,接着通过“岁月翩翩来有几”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叹。诗中提到的“晨兴食米不一溢”,不仅描绘了生活的简朴,更隐含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适应与接受。
在描写外界喧闹时,诗人虽说“虽云喧寂无二观”,但实际上对蝉鸣的厌烦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烦躁。在烈日下出门的场景中,诗人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生活琐碎,但他仍愿意面对,尝试去改变现状。
最后,诗人以“也胜太史落南时,短檠夜对屠牛机”作结,既是对自己生活状况的反思,也是对历史人物的自我对比,显示出他虽身处困境,但仍心怀理想,渴望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思想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对老年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理想和精神追求的执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诗词测试:
陆游的字是什么?
a) 绍兴
b) 放翁
c) 务观
d) 文举
诗中提到的“晨兴食米不一溢”是指什么?
a) 吃饭时米饭溢出
b) 吃饭时米饭不再溢出
c) 早晨不吃米饭
d) 早晨吃饭太快
诗中“亟起振衣欲出门”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消极
b) 郁闷
c) 急切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