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怀八弟三首》

时间: 2025-05-22 09:49:43

诗句

扬州全盛吾能说,鸭脚琼花五百年。

忽见山光好诗轴,却思淮浦旧渔船。

柴荆故俗真虚老,松菊幽斋已重迁。

便作扶藜望衡霍,清秋随分有风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9:49:43

原文展示:

扬州全盛吾能说,鸭脚琼花五百年。忽见山光好诗轴,却思淮浦旧渔船。柴荆故俗真虚老,松菊幽斋已重迁。便作扶藜望衡霍,清秋随分有风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扬州的繁华,提到那里的鸭脚琼花已经盛开了五百年。忽然看到山光明媚,令人想起了过去在淮浦的渔船。柴荆的旧俗已然衰老,松菊的幽静书斋也已经迁移。于是我便扶着拐杖,眺望衡山和霍山,清秋的季节里,似乎随风飘荡着烟雾。

注释:

  • 扬州:古代著名的繁华城市,以经济和文化发达著称。
  • 鸭脚琼花:一种美丽的花卉,象征繁华。
  • 山光:指山景的美丽。
  • 淮浦:指淮河的港口区域,常与渔船联系在一起。
  • 柴荆:指古代农村的茅草和荆条,象征乡村的旧风俗。
  • 松菊:松树和菊花,象征清雅和隐逸的生活。
  • 扶藜:扶着拐杖,表示年迈或身体不便。
  • 衡霍:指衡山和霍山,寓意遥远的地方。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子云,号乐天,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与散文。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感慨。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晁补之晚年,反映了他对扬州盛况的怀念与对过往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扬州的繁华和自己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开头的“扬州全盛吾能说”,强调了扬州的繁荣景象,诗人自信地说出自己对这座城市的了解。然而,随之而来的“忽见山光好诗轴”,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对自然的向往,似乎在繁华与自然之间产生了冲突和思考。

后面的句子中,诗人通过回忆“淮浦旧渔船”,引发对过往生活的追忆,表现出一种对旧日时光的怀念。柴荆的“故俗真虚老”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活的苍凉,而“松菊幽斋已重迁”则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清秋的意境中收尾,诗人“便作扶藜望衡霍”,借助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最后一句“清秋随分有风烟”则将自然的景色与个人的感受融为一体,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扬州全盛吾能说”:扬州正处于繁荣的顶点,我对此非常了解。
    • “鸭脚琼花五百年”:鸭脚琼花在此地盛开已有五百年,象征着传承与繁华。
    • “忽见山光好诗轴”:忽然看到山景如画,令人心生诗意。
    • “却思淮浦旧渔船”:却想起了过去在淮浦的渔船,充满怀旧之情。
    • “柴荆故俗真虚老”:乡村的旧习俗已经衰老无力。
    • “松菊幽斋已重迁”:松树与菊花的幽静书斋也已迁移。
    • “便作扶藜望衡霍”:我扶着拐杖,远望衡山与霍山。
    • “清秋随分有风烟”:在清秋的季节,似乎有风烟随之飘散。
  •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将山光比作诗轴,生动形象地表达诗人的感受。
    • 象征:鸭脚琼花和松菊象征着繁华与隐逸,形成鲜明对比。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扬州繁华的描写和个人内心的感慨,反映了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旧日生活的怀念及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扬州:繁华与文化的象征,代表着盛世。
  • 鸭脚琼花:象征美丽与繁荣。
  • 山光:代表自然的美丽与诗意的灵感。
  • 淮浦旧渔船:象征过往的生活与记忆。
  • 柴荆:代表乡村的旧风俗与生活。
  • 松菊:象征隐逸、高雅的生活。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鸭脚琼花”象征什么?
      • A. 乡村的风俗
      • B. 繁华的景象
      • C. 生活的艰辛
    2. “清秋随分有风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期待
      • B. 失落
      • C. 快乐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晁补之的作品都涉及对时光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但杜甫更注重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而晁补之则更多表现对自然与往昔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晁补之研究》

相关查询

阻风乡口一日,诘朝船进,雨作,再小泊雷江 观水叹二首 中元日午 午憩筠庵 竹枝歌七首 送孙从之司业持节湖南二首 其一 明发荆溪馆下 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 寄题萧国贤佚我堂 谢唐德明惠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正教 无字旁的字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识时务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日字旁的字 奥援有灵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封胡遏末 包含铫的词语有哪些 葛面 犬字旁的字 一鸟入林,百鸟压音 老牛破车 肀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原底子 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祸乱相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