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1:04
探芳讯 白门访蒋二窗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客程悄。正湘怨侵弦,吴音随棹。
访南朝山色,依然蒋家好。
相逢坐说旗亭梦,欲哭翻成笑。
几销凝,故国鸦多,天涯鸥少。
重理旧时稿。记蛮雪红衫,燕尘乌帽。
此日相如,应是倦游了。
伤心词赋终何用,一样供凭吊。
缉荷衣,翻恨秋归不早。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对故乡和旧友的思念。诗的开头描绘了旅途的宁静,湘水的怨曲和吴地的歌声陪伴着船行。寻找南朝的山色,仍然觉得蒋家山水如旧。相逢时,谈起当年的梦,原本想哭,却不知何时笑了出来。故国的乌鸦多,而天涯的鸥鸟却少得可怜。重温当年的诗稿,想起那件红衫和那顶黑帽。今天的相如(指古代文人)应该也已疲倦于游历了。伤感的诗词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为了怀念而已。最后提到整理荷衣,只恨秋天来得太晚。
作者介绍
易顺鼎,清代诗人,生于1710年,卒于1770年。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著称,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历史和人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作者游历途中写成,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惜。在社会变迁和个人游历的背景下,诗人常常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探芳讯 白门访蒋二窗》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通过对旅行、友谊和怀旧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的开头,"客程悄"一语便引入了旅途的宁静,随着"湘怨侵弦"的描写,读者仿佛听到那轻柔而又带着怨恨的琴音,感受到作者心中的惆怅。接着,诗人提到南朝的山色,意在表达对故乡美景的赞美和留恋。
相逢时的对话,"欲哭翻成笑",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忧愁,但友谊的力量让人感到温暖与欢乐。诗中提到的"故国鸦多,天涯鸥少",则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对旧时稿的重理,回忆起往昔的青春岁月,流露出对流逝时间的感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旅行和友谊的描绘,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真挚流露。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湘怨”的意象主要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欲哭翻成笑”反映了怎样的人际关系?
A. 冷漠
B. 亲密
C. 竞争
诗的最后一句“翻恨秋归不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秋天的期待
B. 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C. 对冬天的厌恶
答案: 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