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1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18:35
东岗晚步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饭饱东岗晚杖藜,
石染横渡绿秧畦。
深行径险从牛后,
小立台高出鸟棲。
问舍谁人村远近,
唤船别浦水东西。
自怜头白江山里,
回首中原正鼓鼙。
在东岗的傍晚,我饱餐一顿,拄着拐杖漫步,
头上青石染成的河流,横穿那绿色的稻田。
走在小路上,路途险峻,从牛的后面经过,
在小台上站立,感觉高出鸟儿栖息的地方。
我问住在那里的村民,村子远近如何,
呼唤船只离开河岸,水流向东西两边。
我感叹自己在这片江山中已白发苍苍,
回头望去,中原那边的战鼓声依然震天。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末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为题材,表达对社会动荡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本诗写于诗人晚年,可能是在他乡村游览时的感受,反映了他对故土的思念及个人情感的升华。在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晚步的情景,寄托了对平和生活的渴望。
《东岗晚步》展现了诗人在晚餐后,漫步于乡村的悠闲情景。诗中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田园画面,尽显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后四句则转向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故乡和过去的怀念。诗人在享受晚霞的同时,感受到头发已白的无奈与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东岗的晚步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行走,更是一场心灵的旅行。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同时又通过“回首中原正鼓鼙”一语,传达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家国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巧妙地将个人生活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晚步的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与人情,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中“杖藜”指的是什么?
A. 拐杖
B. 竹竿
C. 树枝
D. 竹筏
诗人提到的“鼓鼙”象征什么?
A. 欢乐
B. 战争
C. 生活
D. 忧愁
诗人对“头白”的感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思考
C. 自豪
D. 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