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7:1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10:53
岁之二日欲游翟园以寒风而止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岁前问讯翟园梅,不知作麽不肯开。
岁後遣人访消息,春风一夜花都折。
老夫闻此喜欲癫,小儿终夕不成眠。
南烹北果手自飣,添櫑银瓶色相映。
千骑朝来填戟门,双旌已复指梅园。
东风无端动地起,横作清寒止游子。
老夫孤闷搔白头,小儿劝翁翁勿愁。
人言好事莫作意,雨妒风憎鬼神忌。
欲游不必言,阻游不必计。
从今只栋天色佳,走就梅花求一醉。
在去年,我曾去问翟园的梅花,不知道为什么还不肯开放。过了年后,我派人去打听消息,春风一夜之间,花儿都折了。老夫听闻此事,喜悦得几乎发狂,孩子整夜未能入眠。南方的美味和北方的水果让我手舞足蹈,银瓶中的花色相映成趣。千骑兵急忙赶来填满了戟门,双旗再次指向梅园。东风无缘无故地在地面上激荡,带来清寒,阻止了游人。老夫感到孤独烦闷,搔着白头发,孩子劝我不要愁。人们说好事不必太过在意,雨水妒忌,风儿憎恨,鬼神也会忌讳。想去游玩不必多言,阻碍游玩的也不必计较。从今往后,只要天色晴好,便去梅花中醉一场。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晚号老梅,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
本诗创作于宋代,背景氛围是对春天的期待与梅花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翟园梅花的开放,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岁之二日欲游翟园以寒风而止》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与对春天的期待。诗中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开放的渴望和因寒风而未能如愿游玩的失落感。开篇通过对梅花迟迟不开的疑惑,营造了一种期待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焦急与期待。
随着春风的到来,梅花虽然一夜之间绽放,却也因为折落而令诗人感到惋惜。尤其是“老夫闻此喜欲癫,小儿终夕不成眠”一句,展现了诗人心中对梅花的珍视与期待。接下来的描写则表现了春天的热闹,千骑奔赴,双旌指向梅园,生动描绘了游人如织的景象。
然而,突如其来的东风带来寒冷,阻止了游人的游玩,表现了自然的无常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最后的几句则是对快乐生活的期许,表达了在美好时光中畅快游玩的愿望,表现了一种洒脱与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梅花的深切眷恋,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岁前问讯翟园梅,不知作麽不肯开。
去年我询问翟园的梅花,但不知为何它们还没开放。
岁後遣人访消息,春风一夜花都折。
今年我派人去打听消息,春风一夜之间,花儿都折了。
老夫闻此喜欲癫,小儿终夕不成眠。
老夫听闻此事,喜悦得几乎失去理智,孩子整夜未能入眠。
南烹北果手自飣,添櫑银瓶色相映。
南方的美味和北方的水果让我手舞足蹈,银瓶中的花色相映成趣。
千骑朝来填戟门,双旌已复指梅园。
千骑兵急忙赶来填满了戟门,双旗再次指向梅园。
东风无端动地起,横作清寒止游子。
东风无缘无故地在地面上激荡,带来清寒,阻止了游人。
老夫孤闷搔白头,小儿劝翁翁勿愁。
老夫感到孤独烦闷,搔着白头发,孩子劝我不要愁。
人言好事莫作意,雨妒风憎鬼神忌。
人们说好事不必太过在意,雨水妒忌,风儿憎恨,鬼神也会忌讳。
欲游不必言,阻游不必计。
想去游玩不必多言,阻碍游玩的也不必计较。
从今只栋天色佳,走就梅花求一醉。
从今往后,只要天色晴好,便去梅花中醉一场。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遭遇阻碍时,诗人表现出乐观的态度,强调了在风雨之后,依旧要寻找快乐的勇气。
诗中“老夫闻此喜欲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惊讶
C. 高兴
“东风无端动地起”中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诗人最终的态度是什么?
A. 忧伤
B. 乐观
C. 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