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3: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3:42:34
次韵王才元少地少师招游东山客有不至得遂已
李弥逊
我从西山居,不作东山梦。
联绵翠光浮,远目不暇送。
飘飘贵公子,万卷辄成诵。
高怀到林丘,杖愀邀我从。
褰裳欲从之,未发神已动。
何人折柬客,不结莲社供。
胜游遂中休,一篑真可痛。
诗成美六逸,叙事一一中。
但惭猿狙杙,乃与杞梓共。
闽山寒更青,森木必阴洞。
鹿涧清自流,醴井浅可弄。
寻幽当及辰,为乐要与众。
兹游傥再卜,勇往不待风。
径须理百屣,日日听鞭凤。
我住在西山,不再做东山的美梦。
翠绿的光芒连绵不绝,远望之际让我目不暇接。
那位高贵的公子,读书万卷,随口就能吟诵。
他怀着高远的理想,来到林丘,邀请我同行。
我正想掀起衣裳跟随他,心神却早已动摇。
是谁折了柬子招待我,不愿结成莲社的朋友?
美好的游玩却只能在此打住,这让我十分痛苦。
诗歌完成后,意趣无穷,叙述事物一一俱全。
但我却惭愧,像猿猴一样无能,与枯木共处。
闽山的寒气更显青翠,树木茂密,必定阴森幽暗。
鹿涧的水清澈流淌,醴井的水面可以轻易玩弄。
寻幽必须把握时辰,快乐的事情要与大家分享。
这次游玩若能再续,我将勇往直前,毫不等待风来。
我必须整理好百屣,日日聆听那凤求凰的鸣声。
作者介绍:李弥逊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高远的理想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一次东山游的邀请中创作的,作者因无法赴约而表达对游玩的期待与失落,展现了他对自然与友谊的向往。
李弥逊的《次韵王才元少地少师招游东山客有不至得遂已》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意象的诗作。诗中展现了作者对西山隐居生活的珍视,以及对东山游玩的渴望与无奈。开篇即以“我从西山居,不作东山梦”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虽然身处西山的安宁,但心中对东山的向往依然强烈。
全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描绘,如“联绵翠光浮”、“鹿涧清自流”,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作者对于“飘飘贵公子”的描绘,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表现了对理想人生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游玩失落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惆怅,尤其是“胜游遂中休,一篑真可痛”一联,深刻地反映出内心的失落感。
李弥逊在此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层次感和深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那种恬淡却又充满理想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隐居生活、友谊与自然的热爱展开,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感与哲思。
诗词测试:
李弥逊的居住地是哪里?
诗中提到的“贵公子”是指什么?
“胜游遂中休,一篑真可痛”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