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9:0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9:03:41
吾皇神武中兴,直须整顿舆图旧。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留侯蹑魏侯肘。天眷我家仁厚。盛英才载量车斗。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休对秋风,移宫换羽,吟无绝口。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
我的皇帝神武非凡,正要整顿旧有的疆域。难道只靠天意的眷顾,岷山峨嵋的一个角落,偏偏向西而去。遮护咽喉的要地,扶持气脉的命脉,难道没有医者的妙手?早有谋略定下,旁观又何必等待,留侯如同蹑在魏侯的肘后。上天眷顾我家深厚的德行。才俊们如同满载的车斗。中流孤舟,千钧一发,我这个老者又能做什么?不要对着秋风,换掉宫羽,吟唱不断。看福星,太乙星正临近梁山,这些敌人自然不能久存。
作者介绍:李曾伯,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填词,作品中常体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关切与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在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北方敌人侵扰,李曾伯在此背景下写下《水龙吟》,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希望。
这首《水龙吟》展示了李曾伯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中运用丰富的历史典故,描绘了当时国家面临的困境以及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吾皇神武中兴”开篇,诗人首先表达了对皇帝能力的认可,显示出对国家治理的信心。接着,诗人提到“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强调了重要战略地位的保护,暗示着国家安全的必要性。后面的“天眷我家仁厚”,则体现了对国家和皇室的期待与祝愿,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在诗的结尾,诗人用“此虏自不能久”来总结自己的信念,虽有外敌,但相信凭借仁德和人才,必能战胜困难,迎来光明的未来。整首诗通过历史、地理与哲理的结合,不仅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也反映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关心、信心与期盼,强调人才和德行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咽喉”指的是?
李曾伯在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李曾伯的《水龙吟》更强调国家的安危与未来,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个人的哲理与感慨,二者在情感基调上略有不同。李曾伯的作品更具政治性和历史感,而苏轼的则更富于个人情感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