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5:22
酬令狐相公季冬南郊宿斋见寄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坛下雪初霁,南城冻欲生。
斋心祠上帝,高步领名卿。
沐浴含芳泽,周旋听佩声。
犹怜广平守,寂寞竟何成。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南郊的景象,雪刚刚停下来,南城的冰雪似乎快要融化。诗人心中清净,祈祷上天,想高升名位。沐浴在香气中,听着佩饰的声响,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然而,诗人仍然对广平的守官心存怜惜,感叹这样的寂寞究竟能成就什么。
作者介绍:刘禹锡,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生于772年,卒于842年。他以诗风清新、语言凝练而著称,尤其擅长古体诗。刘禹锡的创作受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充满了对政治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冬季,正值南郊,可能是作者在某次南游或游历中寄情于自然景色,感慨人生寂寞。诗中提到的“令狐相公”可能是指当时的朋友或同僚,通过诗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开篇以“坛下雪初霁”引入,营造出一个清新而宁静的氛围,雪后初晴的景象给人一种新生的希望。而“南城冻欲生”则通过对比,表现出季节更替的美妙,同时暗含着生命的脆弱和不易。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内心,表达了对上天的虔诚和对名位的渴望,这种渴望似乎与外在的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结尾“犹怜广平守,寂寞竟何成”则让人思考名利与孤独之间的关系,诗人对广平守的怜惜不仅是对他人的同情,也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孤独。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名利的追求与孤独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深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坛下雪初霁”中的“坛”指什么?
A. 饮酒的地方
B. 祭祀的地方
C. 会议的地方
答案:B
诗中“南城冻欲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希望与生命的脆弱
B. 绝望与孤独
C. 欢乐与庆祝
答案:A
“犹怜广平守”中的“广平守”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位官员
C. 一种生活方式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