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20:3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20:39:49
题洪州新建张令寄斋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合倚金华步石渠,
丹砂宁驻葛洪车。
有成用底三年政,
必葺聊成一日居。
簿令优游闲制锦,
签牌盘礴饱观书。
后来令尹须留意,
莫道前人吒宿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洪州新建的张令寄斋中所感受到的情景和感悟。诗中提到,依靠金华山的清泉,走在石渠旁,仿佛看到丹砂车停在一旁,隐喻着长生不老的理想。经过三年的努力,终将建立起一个理想的居所。这种居所的建立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追求。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希望后来的官员能珍惜现在的环境,不要轻视前人的成就。
郑刚中(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子华,号云泉。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寄托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郑刚中的作品多描写隐士生活,表达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郑刚中对洪州的游历与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新建的张令寄斋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展现出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对后代的殷切希望。
这首诗采用了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诗中通过环境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心中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头的“合倚金华步石渠”勾勒出一幅山水相依的画面,金华山和石渠的结合,既显示了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下来的“丹砂宁驻葛洪车”,不仅点明了长生不老的追求,也让人联想到道教文化中对修炼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三年政”与“一日居”,显示出实现理想居所需要的长期努力与付出,而最终的成就却似乎在一瞬之间便能完成。这种对时间的把握,展现了郑刚中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后半部分,郑刚中通过对未来官员的告诫,强调了传承与尊重前人的重要性,提醒后人应当珍惜现有资源,继续追寻理想的生活。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细腻、丰富,通过自然的描写与哲理的思考相结合,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追求,令人在阅读中深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努力与时间的重要性,同时也传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葛洪”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诗的主题主要是?
"合倚金华步石渠"中的“合倚”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