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1:00
武陵春
作者: 万俟咏 〔宋代〕
燕子飞来花在否,微雨退掩重门。
正满院梨花雪照人。独自个怯黄昏。
轻风淡月总消魂。罗衣暗惹啼痕。
谩觑着秋千腰褪裙。可是不宜春。
燕子飞来了,花儿开了没有?微微细雨已经退去,重重的门关上了。
满院的梨花如雪一般照映着人影,我独自一人怯怯地面对黄昏。
轻柔的风和淡淡的月光让人感到无尽的愁苦。我的衣裳暗暗沾染了哭泣的痕迹。
我漫无目的地凝视着秋千,看到裙子渐渐褪去色彩。可惜,这样的情景并不适合春天。
作者介绍:万俟咏,字子纯,号澄江,生于宋代,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事情感为主。他的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常流露出对生命和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忧伤。社会环境方面,宋代盛行文人雅集,诗歌成为士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
《武陵春》是一首充满春意的抒情诗,然而在美丽的春光中,诗人却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忧愁。诗中通过燕子、花朵、细雨等意象,营造出春天的气氛,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黄昏时分的怯懦和无奈。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内心的情感也随之浮现出对生命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在诗的开头,燕子飞来的意象给人带来春天的希望,但随即的“微雨退掩重门”则显现出一种封闭感,似乎春天的门又被关上了。接下来的“梨花雪照人”不仅描绘了梨花的美丽,还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渴望。独自面对黄昏的诗人,显然对于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怯懦。
轻风和淡月的描写让人觉得春夜宁静而又萦绕着愁绪,尤其是“罗衣暗惹啼痕”,更是将诗人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的“可是不宜春”更是点明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春天的美好却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诉说着“春光虽好,却不适合我”的无奈与悲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以及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燕子飞来”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春天的希望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微雨退掩重门”中“重门”意指什么?
A. 开放的心扉
B. 封闭的状态
C. 自然的障碍
D. 生活的压力
诗中提到的“秋千”象征什么?
A. 快乐的童年
B. 失去的青春
C. 未来的希望
D. 友谊的纽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涵盖了对《武陵春》的全面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