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07:0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7:06:12
遣怀
作者:齐己 〔唐代〕
诗病相兼老病深,世医徒更费千金。
馀生岂必虚抛掷,未死何妨乐咏吟。
流水不回休叹息,白云无迹莫追寻。
闲身自有闲消处,黄叶清风蝉一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老多病的无奈与应对。诗人感到身体的虚弱与疾病的折磨,但他认为即使处于这样的状态,也不必完全抛弃生活的乐趣;只要还有生命,就可以尽情地吟诵、享受生活。流水一去不复返,不必再去叹息;白云无踪无迹,也无需追寻。闲适的生活中,总会有消遣之处,听那清风拂过黄叶,听那蝉鸣阵阵。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诗人,字景愚,号清远,生于公元704年,卒于公元770年。他以写诗见长,并且在诗中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唐代,诗人在年老生病之际,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面对病痛,他选择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命,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齐己对病痛的无奈与思考,更展示了他对生命的乐观态度。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既有对痛苦的感伤,又有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在“未死何妨乐咏吟”一句中,诗人强调了即使处于逆境,仍然要享受生活的乐趣,值得人们深思。同时,诗中运用了流水、白云等自然意象,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心境。清风与黄叶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在宁静的自然中,虽然人生苦短,但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乐趣与安宁。这种心态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积极面对困境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流水不回”与“白云无迹”的对比,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面对人生的困境和痛苦,保持乐观的态度,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享受自然与生活带来的乐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流水”象征什么?
“未死何妨乐咏吟”表达了什么态度?
诗人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齐己的《遣怀》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齐己在面对疾病时选择乐观,陶渊明则更倾向于通过归隐山林来寻找内心的宁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