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灵兴山沽酒赏菊》

时间: 2025-05-22 09:22:39

诗句

众山环绕一溪斜,低小轩窗眺望赊。

行遣方兄寻野店,坐邀欢伯过仙家。

多情恋顶乌妙帽,不语向人黄菊花。

山月上时归更好,何妨有待于昏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9:22:39

原文展示:

九日灵兴山沽酒赏菊
众山环绕一溪斜,
低小轩窗眺望赊。
行遣方兄寻野店,
坐邀欢伯过仙家。
多情恋顶乌妙帽,
不语向人黄菊花。
山月上时归更好,
何妨有待于昏鸦。

白话文翻译:

在灵兴山的九月重阳节,四周山峦环绕着一条倾斜的小溪,
透过低矮的窗户,远处的美景尽收眼底。
我派方兄去寻找野外的酒家,
坐下来邀请欢伯光临我的仙家。
我对那顶黑色的精美帽子情有独钟,
却对眼前的黄菊花默不作声。
山上的明月升起时再回去就更好,
为何不等到黄昏时分再归呢?

注释:

  • 灵兴山:山名,指作者所游玩的地方。
  • 沽酒:买酒,这里指在山中饮酒。
  • 欢伯:一个人的名字或称谓,表示对朋友的亲切称呼。
  • 乌妙帽:指色泽黑亮的帽子,象征着品味或身份。
  • 黄菊花:菊花,象征着高洁与长寿,尤其在重阳节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 昏鸦:傍晚时的乌鸦,象征着归家时间。

典故解析:

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健康。九月九日登高、赏菊是这个节日的习俗之一。诗中提到的“黄菊花”正是重阳节的象征之一,代表着对生命的珍视与祝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深,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景色,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重阳节,诗人在灵兴山游玩,借此时节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同时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

诗歌鉴赏:

《九日灵兴山沽酒赏菊》是一首描绘山水和人情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山水的美与人际的温情完美结合。开篇以“众山环绕一溪斜”描绘出灵兴山的优美环境,继而通过“低小轩窗眺望赊”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惬意。诗人在此环境中,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又有对友人的邀请,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中间的“多情恋顶乌妙帽”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象征着一种品位和情感的寄托。而“黄菊花”的出现则不仅仅是景物的描写,更是对重阳节文化的呼应,暗含着对长寿、健康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山月上时归更好,何妨有待于昏鸦”则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从容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众山环绕一溪斜:描绘了灵兴山的自然环境,四周高山环抱,一条小溪倾斜流过,景色秀丽。
  2. 低小轩窗眺望赊:通过低矮的小窗户,诗人远眺山水,表现出他的悠闲与恬静。
  3. 行遣方兄寻野店:诗人派遣朋友去寻找酒家,体现出诗人待客之道的热情。
  4. 坐邀欢伯过仙家:诗人邀请朋友欢伯光临,增添了人情味和生活的交际。
  5. 多情恋顶乌妙帽:诗人对一顶黑色帽子的喜爱,象征着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6. 不语向人黄菊花:对菊花的默默欣赏,反映出一种内心的情感。
  7. 山月上时归更好: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表达了对归家的期待。
  8. 何妨有待于昏鸦:显示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愿意静待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众山”与“低小”,表现出诗人在自然与人事之间的对照。
  • 比喻:将帽子与菊花的描写联系在一起,象征人生的多样性与情感的复杂性。
  • 拟人:通过“昏鸦”显示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诗人在山水间流连忘返,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与生命的源泉。
  • :代表生活的乐趣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菊花:象征长寿与高洁,尤其在重阳节具有特殊意义。
  • 乌帽:象征个人品位与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个节日写下这首诗?

    • A. 春节
    • B. 端午节
    • C. 重阳节
    • D. 中秋节
  2. 诗中提到的“黄菊花”象征什么?

    • A. 爱情
    • B. 长寿
    • C. 财富
    • D. 努力
  3. 诗中“何妨有待于昏鸦”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 A. 急躁
    • B. 从容
    • C. 忧虑
    • D. 迷茫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苏轼《西江月·夜行黄河》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写了山水,但更侧重于人生的无奈与感慨。
  • 苏轼的《西江月·夜行黄河》:则通过夜行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希望,和邓深的闲适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晓望白帝城盐山 舟泛洞庭(一作过洞庭湖) 雨不绝 梦李白二首 其一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之芳) 奉待严大夫 江月 遣兴五首 重过何氏五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五体投诚 言字旁的字 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老成练达 单耳刀的字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木字旁的字 预日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鲜风 势物之徒 卖爵赘子 鳞列 卖儿鬻女 口字旁的字 否往泰来 望其项背 門字旁的字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