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扫花游·秋声》

时间: 2025-05-07 11:54:24

诗句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

顿惊倦旅。

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

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

在何许?

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

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

故山院宇。

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

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

避无处。

这闲愁,夜深尤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54:24

原文展示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
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
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
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
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
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
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白话文翻译

秋风突然吹起,渐渐听见细微的声音,树木发出萧萧的响声。
我顿时感到疲倦的旅人,背靠青灯,影子摇曳,开始吟咏忧愁的诗句。
断断续续的声音没有凭依,试着在荒凉的庭院中倾听,在哪里呢?
只有满地的落叶,孤独的高树。
漫长的归梦被阻隔。年老的耳朵难以忍受,病痛的心情凄楚。
故乡的院落,我想起那孤独的鸿雁啼鸣,石阶上的蟋蟀私语。
几声相和,更添芭蕉的细雨。
无处可避,这种闲愁,越到深夜越是苦涩。

注释

  • 商飙:秋风。
  • 倦旅:疲惫的旅人。
  • 青灯:古时读书时用的灯,象征孤独和寂寞。
  • 荒庭:荒凉的庭院。
  • 高树:象征孤独的存在,落叶暗示时光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沂孙,字仲明,号松隐,南宋人,生于1120年,卒于1170年。王沂孙在诗词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感情的结合。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扫花游·秋声》创作于秋天,正值诗人经历人生的困惑与孤独之时。此时他可能正身处故乡,思念故土,感受到秋天带来的萧瑟与思绪的纷乱。

诗歌鉴赏

《扫花游·秋声》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开篇以“商飙乍发”引入秋风,立刻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渐淅淅初闻”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氛围,仿佛让人听到了秋风拂动树叶的声音。诗中反复提到的“倦旅”、“青灯”和“孤树”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孤独与思乡的深刻感受。

随着诗情的展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荒庭中听风的情景,试图寻找内心的宁静,但落叶满阶、高树孤立的景象却让他倍感凄凉。尤其是“迢递归梦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随着年龄的增长,耳朵也渐渐难以承受这种孤独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独特的意象,构建出一种深邃的秋天景象与内心的苦楚,展现了王沂孙对人生、自然和孤独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秋风突然吹来,细微的声音逐渐传入耳中。
  • “顿惊倦旅”:感到疲惫的旅人,内心的愁苦油然而生。
  • “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在青灯下,影子摇晃,吟诵着忧愁的诗篇。
  • “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声音断断续续,试图在荒凉的庭院中倾听。
  • “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满地的落叶,只有孤独的高树相伴。
  • “迢递归梦阻”:归乡的梦想被阻隔,难以实现。
  • “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年老耳朵难以忍受,心中充满了悲伤。
  • “故山院宇”:怀念故乡的院落。
  • “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想起孤雁啼鸣和石阶上的蟋蟀私语。
  • “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几声虫鸣交织,伴随着细雨。
  • “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无处可逃,这种闲愁在夜深时更显苦涩。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青灯吊影”,使静物有了情感。
  • 对仗:如“边鸿孤唳,砌蛩私语”,形成音韵的和谐。
  • 比喻:将秋风与孤独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揭示了内心的孤独和对归属感的渴望,展现了充满哲思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孤独与思念,带来萧瑟的气氛。
  • 青灯:象征孤独的读书生活与夜晚的思索。
  • 高树:象征孤独的存在,时光流逝的见证。
  • 落叶:象征离别与时光的流逝。
  • 回梦:象征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商飙乍发”中的“商飙”指的是什么?

    • A. 夏天的风
    • B. 秋天的风
    • C. 冬天的风
    • D. 春天的风
  2. 诗中提到的“青灯”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光明
    • D. 希望
  3. “落叶满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凄凉
    • C. 激动
    • D. 自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沂孙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但王沂孙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思乡,而杜甫则偏重于对国家与家人的忧虑。
  • 王沂孙 vs. 白居易:白居易的诗词风格更为平易近人,而王沂孙则多了几分哲思与深沉,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王沂孙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御命郊劳使客,船过崇德县三首 春夜孤坐三首 永和遇风 过吕城闸六首 题曾无媿月窗 秋虫 晓出兜率寺送许耀卿二首 过招贤渡 和胡侍郎见简 有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羽字旁的字 大雨滂沱 造言生事 辵字旁的字 气吞虹霓 砧板 韋字旁的字 包含政的词语有哪些 衔凤 辰字旁的字 盗憎主人 户字头的字 不越雷池 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矢 迈往 枝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