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3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30:24
岁暮江寺住
作者: 齐己 〔唐代〕
山依枯槁容,何处见年终。
风雪军城外,蒹葭古寺中。
孤村谁认磬,极浦夜鸣鸿。
坐忆匡庐隐,泉声滴半空。
在这暮冬时节,山峦显得枯瘦无力,年末的景象又在哪里能见到呢?
风雪在军城之外肆虐,古老的寺庙中却静谧如常。
孤零零的村庄,谁能认出那声声的磬音?在遥远的水边,夜晚传来鸿雁的鸣叫。
我静坐在这里,回忆起匡庐的隐士生活,耳边传来泉水滴落的声音,仿佛在空中回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匡庐山是道教文化和隐士生活的象征,诗人通过回忆隐居生活,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忆。
作者介绍:
齐己,唐代诗人,字景升,号清远,生于公元779年,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晚唐时期。他以诗歌清新脱俗著称,尤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岁末,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对隐士生活的怀念。唐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绘冬日的冷清景象,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岁暮江寺住》是一首描写冬日景色与内心感受的诗。诗中开头以“山依枯槁容”描绘了山的萧索与年末的沉寂,瞬间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描写“风雪军城外”与“蒹葭古寺中”的对比,表现出外界的冷酷与内心的安宁。古寺与孤村的意象,进一步突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孤村谁认磬,极浦夜鸣鸿”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身处孤独之地的感慨。磬声的孤寂与鸿雁的鸣叫,似乎在呼应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孤独感在最后一句“坐忆匡庐隐,泉声滴半空”中达到了高潮,诗人回忆起隐居生活,泉水的滴落声仿佛带来了一丝安慰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宁静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和谐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山依枯槁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忧伤
“孤村谁认磬”中的“磬”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鸟
诗人通过回忆什么来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A. 城市生活
B. 隐士生活
C. 战争经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