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2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21:44
长亭怨慢
作者: 陆茜 〔清代〕
听何处莺啼鹊噪。唤醒离魂,绣衾梦晓。
一自春来,断肠心绪惹多少。阑珊病骨,怎禁得闲愁绕。
宝鸭久慵烧,剩药里堆中香袅。悄悄。
待归来燕子,卷起一帘芳草。
韶华似梦,况客里红颜易老。
懊恼煞昨夜东风,又都把梨花吹了。
尽碧水流红,谁管伤春哭倒。
在听到哪里传来的黄莺啼叫和喜鹊喧闹,唤醒了我已离去的灵魂,绣被下的梦也在清晨破晓中醒来。自从春天到来,我的心情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惹起了多少愁绪。阑珊的病体,怎能禁得住闲愁的缠绕。长久以来,我的宝鸭早已懒得烧水,剩下的药香还堆在香炉里,袅袅而上。悄悄地,等待归来的燕子,卷起一帘的芳草。青春如梦,在外漂泊的日子里,红颜易老。真让人懊恼的是,昨夜的东风又把梨花全吹落了。纵使是碧水流红,又有谁在乎这伤春的哭泣呢?
陆茜,清代女诗人,生于盛世,深受文人雅士的影响。她的诗作多描绘离愁别绪,情感细腻,艺术风格独特。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离别季节,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长亭怨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青春易逝的感慨,整首诗洋溢着浓郁的离愁别绪。开篇以“听何处莺啼鹊噪”引入,声声鸟鸣唤醒了沉睡的心灵,瞬间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接着,诗人以“阑珊病骨”自述身体的虚弱,暗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自己的脆弱形成鲜明对比。
“宝鸭久慵烧”一句,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懒散态度,仿佛对美好生活的无能为力,进一步加深了离愁的氛围。后面提到的“待归来燕子”,不仅指春天的到来,更象征着对亲人的思念与期待。诗的最后两句以“尽碧水流红”点明伤春之情,感叹春天的短暂与美好的逝去。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离别的哀愁,完美地展现了陆茜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内涵。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老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离别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阑珊病骨”是指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关注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