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居杂诗九十首》

时间: 2025-05-24 06:12:11

诗句

吾年将八十,历践何足数。

义不惜骸骨,愧无罔君父。

挂冠复挂冠,求去再求去。

至原诚遂心,燕笑乐畎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6:12:11

原文展示:

山居杂诗九十首 曹勋 〔宋代〕

吾年将八十,历践何足数。 义不惜骸骨,愧无罔君父。 挂冠复挂冠,求去再求去。 至原诚遂心,燕笑乐畎亩。

白话文翻译:

我年纪将近八十,经历的事情何足一提。 为了正义不惜牺牲身体,却愧对无法欺骗君父。 一次又一次地辞官,一次又一次地请求离去。 最终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满足,享受着简单的快乐。

注释:

  • 历践:经历的事情。
  • 义不惜骸骨:为了正义不惜牺牲生命。
  • 罔:欺骗。
  • 挂冠:辞去官职。
  • 求去:请求离职。
  • 至原:最终。
  • 诚遂心:心灵得到满足。
  • 燕笑:轻松愉快的笑声。
  • 乐畎亩:享受田园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87-1170),字公显,号松隐,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他在晚年隐居时所作,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曹勋在晚年选择隐居,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简单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辞官和求去的反复,表达了他对自由和心灵满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直接的表达,展现了曹勋晚年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中“挂冠复挂冠,求去再求去”反复强调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最后两句“至原诚遂心,燕笑乐畎亩”则描绘了他最终在田园生活中找到的心灵满足和快乐。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体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年将八十,历践何足数。”:表达了作者年事已高,经历的事情已经不值一提。
  2. “义不惜骸骨,愧无罔君父。”:为了正义不惜牺牲生命,但愧对无法欺骗君父,表达了对道德的坚守和对家庭的愧疚。
  3. “挂冠复挂冠,求去再求去。”:反复辞官和请求离职,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
  4. “至原诚遂心,燕笑乐畎亩。”:最终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满足,享受着简单的快乐。

修辞手法:

  • 反复:通过“挂冠复挂冠,求去再求去”的反复,强调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
  • 对比:通过官场和田园生活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心灵的自由和满足。通过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心灵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挂冠:象征辞去官职,追求自由。
  • 燕笑:象征轻松愉快的田园生活。
  • 乐畎亩:象征简单快乐的田园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曹勋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官场的喜爱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C. 对家庭的愧疚 D. 对道德的坚守

  2. 诗中的“挂冠复挂冠”是什么意思? A. 多次辞去官职 B. 多次升官 C. 多次欺骗 D. 多次请求帮助

  3. 诗的最后两句“至原诚遂心,燕笑乐畎亩”表达了什么? A. 对官场的厌倦 B. 对家庭的愧疚 C. 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D. 对道德的坚守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宁静的田园生活,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但曹勋的诗更加直接和简洁,而陶渊明的诗则更加含蓄和富有意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曹勋诗集》
  • 《陶渊明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赠池守张闳道 朱生将子游太学 山庄雅集次雪湖韵兼柬龙山太宰二首 其二 题太真梅边玩月图 周祀五帝歌 青帝云门舞 社雨 其一 赠大毛子 感寓 其三 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韵酬俞好问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刻吝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艳蕊 干字旁的字 擅壑专丘 鹵字旁的字 凡偶近器 三韭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刀字旁的字 约迭 瓦字旁的字 默默无闻 包含隋的词语有哪些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风字旁的字 跂予望之 孟夏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