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居杂诗九十首》

时间: 2025-07-12 16:25:01

诗句

吾年将八十,历践何足数。

义不惜骸骨,愧无罔君父。

挂冠复挂冠,求去再求去。

至原诚遂心,燕笑乐畎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6:25:01

原文展示:

山居杂诗九十首 曹勋 〔宋代〕

吾年将八十,历践何足数。 义不惜骸骨,愧无罔君父。 挂冠复挂冠,求去再求去。 至原诚遂心,燕笑乐畎亩。

白话文翻译:

我年纪将近八十,经历的事情何足一提。 为了正义不惜牺牲身体,却愧对无法欺骗君父。 一次又一次地辞官,一次又一次地请求离去。 最终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满足,享受着简单的快乐。

注释:

  • 历践:经历的事情。
  • 义不惜骸骨:为了正义不惜牺牲生命。
  • 罔:欺骗。
  • 挂冠:辞去官职。
  • 求去:请求离职。
  • 至原:最终。
  • 诚遂心:心灵得到满足。
  • 燕笑:轻松愉快的笑声。
  • 乐畎亩:享受田园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87-1170),字公显,号松隐,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他在晚年隐居时所作,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曹勋在晚年选择隐居,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简单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辞官和求去的反复,表达了他对自由和心灵满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直接的表达,展现了曹勋晚年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中“挂冠复挂冠,求去再求去”反复强调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最后两句“至原诚遂心,燕笑乐畎亩”则描绘了他最终在田园生活中找到的心灵满足和快乐。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体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年将八十,历践何足数。”:表达了作者年事已高,经历的事情已经不值一提。
  2. “义不惜骸骨,愧无罔君父。”:为了正义不惜牺牲生命,但愧对无法欺骗君父,表达了对道德的坚守和对家庭的愧疚。
  3. “挂冠复挂冠,求去再求去。”:反复辞官和请求离职,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
  4. “至原诚遂心,燕笑乐畎亩。”:最终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满足,享受着简单的快乐。

修辞手法:

  • 反复:通过“挂冠复挂冠,求去再求去”的反复,强调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
  • 对比:通过官场和田园生活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心灵的自由和满足。通过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心灵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挂冠:象征辞去官职,追求自由。
  • 燕笑:象征轻松愉快的田园生活。
  • 乐畎亩:象征简单快乐的田园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曹勋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官场的喜爱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C. 对家庭的愧疚 D. 对道德的坚守

  2. 诗中的“挂冠复挂冠”是什么意思? A. 多次辞去官职 B. 多次升官 C. 多次欺骗 D. 多次请求帮助

  3. 诗的最后两句“至原诚遂心,燕笑乐畎亩”表达了什么? A. 对官场的厌倦 B. 对家庭的愧疚 C. 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D. 对道德的坚守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宁静的田园生活,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但曹勋的诗更加直接和简洁,而陶渊明的诗则更加含蓄和富有意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曹勋诗集》
  • 《陶渊明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 送杨山人归嵩阳 古歌行 赠别晋三处士 送别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九日酬颜少府 题尉迟将军新庙 李云南征蛮诗 宋中别司功叔,各赋一物得商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爿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笔石 佳趣 自相践踏 绝境 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八字旁的字 眼乖手疾 河溓海夷 瓜田李下 忙开头的成语 软绢 考鉴 昂头挺胸 心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