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4:0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4:02:52
次韵和史馆吕相公九日偶成
作者:晏殊
凤阙千门製不奢,上公精意在朝家。
重阳蜜饵承班诏,西苑璆樽辍泛花。
萧相未央功已半,汉皇宣室宴非赊。
由来位极妨行乐,目断黄垆酒旆斜。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盛况和诗人对权位与享乐之间关系的反思。诗中提到,虽然宫殿华美,但真正的心思在于国家的朝政;重阳节的美食是朝廷的赏赐,西苑的美酒也因节日而停息;萧相的功业已成一半,而汉皇的宴席并不奢侈;自古以来,地位越高的人往往越难享受快乐,眼前的黄垆酒旗也显得有些斜。
作者介绍:晏殊(991年-1055年),字叔原,号幼安,北宋时期著名词人、政治家。其诗词作品具有清新、雅致的风格,常常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融合。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反映了诗人在这个传统节日中的感受,表达了对权力与享乐之间矛盾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写华丽的宫殿与丰盛的宴会,揭示了高位者在享乐时的无奈与压抑。首句“凤阙千门製不奢”开启了全诗,描绘出极尽奢华的皇宫,但随即转向“上公精意在朝家”,表明权力者的首要职责在于治理国家,而非沉迷于享乐。接下来的“重阳蜜饵承班诏,西苑璆樽辍泛花”则进一步描绘节日的景象,蜜饵与美酒象征着节日的欢乐,但诗人却借此表达对权力游戏的冷静思考。
诗中提到的“萧相未央功已半”与“汉皇宣室宴非赊”对比,表现了历史人物的成就与现实生活的对比,萧何作为历史人物,其功绩已成,但在权力之下,乐趣似乎是奢侈的。最后“由来位极妨行乐,目断黄垆酒旆斜”点出了高位者的困境,地位越高,越难享受简单的快乐,酒旗斜立,似乎暗示着一种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在优雅中透出深刻的哲理,表现了晏殊对人生、权力与享乐关系的深思,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权力与享乐之间的矛盾,表现了高位者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盛况,更深刻揭示了权力者在享乐与责任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阙千门”象征什么?
A. 皇宫的华丽
B. 乡村的宁静
C. 战争的残酷
D. 诗人的独白
“重阳蜜饵承班诏”中的“蜜饵”指的是什么?
A. 节日的美食
B. 皇宫的宝物
C. 诗人的心情
D. 战争的胜利
诗中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历史人物的赞美
B. 权力与享乐之间的矛盾
C. 诗人的个人情感
D.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两者虽然都描绘了饮酒的场景,但情感基调和反思深度却大不相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书籍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晏殊及其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