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4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1:57
奉和幸大荐福寺(寺即中宗旧宅)
作者:郑愔
旧邸三乘辟,佳辰万骑留。
兰图奉叶偈,芝盖拂花楼。
国会人王法,宫还天帝游。
紫云成宝界,白水作禅流。
雁塔昌基远,鹦林睿藻抽。
欣承大风曲,窃预小童讴。
这首诗描述的是旧宅邸的景象以及与佛教相关的意象。诗中提到的“三乘”是佛教的教义,代表着佛教的三种教法,借此表达佛教的深厚影响。佳辰时节,骑马的文士纷纷聚集,似在讨论佛理。诗中提到的“兰图”和“芝盖”是对佛教文化的象征性描绘,表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美丽。国会的盛况与天帝的游乐相互辉映,象征着人间与天界的和谐。诗尾提到的“欣承大风曲”则表达了对美好音乐的向往,暗示着对诗人创作灵感的期待。
作者介绍:郑愔(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工于诗赋,尤以五言绝句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和佛教文化的向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中宗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文化的推崇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背景中也暗含了对旧宅的怀念,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
郑愔的《奉和幸大荐福寺》是一首充满宗教和文化意蕴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佛教寺庙的庄严气氛和美丽景色。开头的“旧邸三乘辟”便引入了佛教的主题,显示出寺庙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诗中反复出现的自然意象,如“紫云”和“白水”,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欣承大风曲”和“小童讴”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心理状态。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使得诗歌更具艺术魅力。通过对景的描写,郑愔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结合,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佛教文化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宗教的敬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乘”是指什么?
“欣承大风曲”中的“大风曲”指的是什么?
诗中“紫云成宝界”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