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1:3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1:37:40
病怀懒更理桐丝。
斗室梦回迟。
最是严寒,偏难将息,
风雪小春时。
日光弹指斜阳近,
花外影先知。
独坐虚窗,拥炉闲听,
冻雀噪寒枝。
我因病痛而懒于整理那桐树的丝线。
在这狭小的房间里,梦中回忆的时光显得格外缓慢。
此时正值严寒,却偏偏难以安息,
这小春的风雪中更是如此。
阳光似乎在不经意间已斜斜照近,
窗外的花影似乎早已预知春天的来临。
我独自坐在虚窗旁,慵懒地靠着炉火倾听,
只听见冻雀在寒枝上鸣叫。
“病怀”可以联系到古代诗人对情感与身体的双重反思,常常在诗中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沉思的状态。“小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常常被用来描绘春寒料峭的情景,反映出季节变化带来的情感波动。
曹慎仪(约1640-约1710),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生活视角著称。她的诗作多描写个人的情感经历与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写于严寒的冬春交替之际,作者因病在家,感受到自然与内心的相互影响,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小阑干》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病痛中对生活的沉思与感悟。开篇的“病怀懒更理桐丝”,便道出了因病而生的懒惰和无奈,暗示了生活的琐碎与个人情感的纠葛。接着“斗室梦回迟”,表现出在狭小空间里时间的延续与梦境的模糊,给人一种孤独感。
在这严寒的日子里,诗人对外界风雪的感受与内心的无奈形成了鲜明对比。“日光弹指斜阳近,花外影先知”,这两句既描绘了春日的光景,也暗示了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来临。最后两句“独坐虚窗,拥炉闲听,冻雀噪寒枝”,更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晰,尽管外界寒冷,内心却能找到一丝温暖与慰藉。
整首诗在严寒与温暖、孤独与希望之间徘徊,展现了一个病中人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围绕着病痛与孤独的感受、自然的变化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反思,表达了一种在严寒中寻找温暖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琐碎与深刻。
“病怀懒更理桐丝”中的“桐丝”指的是什么?
A. 桐树的丝绳
B. 一种药物
C. 一种食物
D. 无法识别的东西
诗中提到的“小春”指的是哪个节气?
A. 春分
B. 立春
C. 夏至
D. 冬至
“冻雀噪寒枝”中的“冻雀”象征什么?
A. 温暖的春天
B. 在寒冷中挣扎的生命
C. 诗人的孤独
D. 花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