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6:23
遥想风流。仅见此温柔。曾试与,拂迷楼。眉黛何人重扫,舞腰还为谁留。风里不知人意只自轻浮。烟花三月当年梦,青青依旧绕邗沟。何许事,使人愁。正是藏鸦稳处,夜深犹见灯篝。多少行人醉也,常系归舟。
遥想那时的风流韵事,现今只有这温柔的柳影。曾经想着要去拂动那迷人的楼阁,但眉黛的妆容又是谁来重新打理呢?舞动的身姿又是为了谁而停留?在风中我不知人心,只是轻浮地飘荡。烟花三月的往昔梦境,依然是那青青的柳影环绕在邗沟边。是什么事情,让人如此愁苦?正是那藏鸦的地方,夜深时仍能看到灯笼的光辉。多少行人醉倒在酒中,却总是牵挂着归舟。
徐石麒,明代诗人,字子华,号石麒,籍贯不明,以词和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风格清新,常蕴含哲理。
《山亭柳》创作于明代,正处于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柳树的柔美,反映出对过往青春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山亭柳》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的柔美,融入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诗中“遥想风流”一句,勾勒出诗人对往日风华的向往,而“温柔”的柳影则是此情此景的真实呈现。诗人以“曾试与,拂迷楼”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而“眉黛何人重扫”则体现了对美人已逝的感慨,显得更加凄婉动人。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渗透出对人生的反思,尤其是“烟花三月”的意象,象征着青春的短暂与易逝,令人感到惆怅。
另外,诗中的“藏鸦稳处,夜深犹见灯篝”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行人醉酒后对归舟的思念。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具层次感,既有柔美的自然景色,又有深沉的人生感悟。
整首诗以柳树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回忆往事,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形成了柔美与惆怅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温柔”是指什么?
A. 柳树的柔美
B. 美人的妆容
C. 风的轻盈
“烟花三月”象征着什么?
A. 繁华与喧闹
B. 青春的短暂与易逝
C. 生活的平淡
诗人对归舟的思念体现在诗的哪个部分?
A. 正是藏鸦稳处
B. 多少行人醉也
C. 风里不知人意
《山亭柳》与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侧重于柔美的情感,后者则强调壮丽的山水。两者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前者更为细腻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