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30
原文展示:
丙申三月一日北山雨望(时张士诚据吴) 冻雨萧条江上来,随风沾洒气幽哉。 陆机茅屋终难住,伍相祠堂亦可哀。 独客飘飘何处去,孤帆寂寂几时回。 竹枝声断沧江暮,短发无辜独受催。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雨从萧条的江面飘来,随着风轻轻洒落,气氛幽静而深远。 陆机的茅屋终究难以安居,伍子胥的祠堂也显得悲哀。 孤独的旅人飘飘然不知去向何处,孤独的帆船静静地不知何时能回。 竹枝的声音在沧江的暮色中断绝,短发的我无辜地独自承受着催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此诗创作于丙申年(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当时张士诚占据吴地,社会动荡,诗人借此诗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漂泊的孤独。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士诚占据吴地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雨中的江景和个人的孤独,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冻雨、江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幽静和个人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冻雨萧条江上来”一句,既描绘了雨的寒冷,也暗示了社会的冷落;“独客飘飘何处去,孤帆寂寂几时回”则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冻雨萧条江上来”中的“冻雨”象征什么? A. 寒冷的社会环境 B. 温暖的自然环境 C. 平静的生活状态 D. 热闹的社会氛围
诗中“独客飘飘何处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无依 B. 快乐自由 C. 平静安宁 D. 热闹欢乐
诗中“伍相祠堂亦可哀”中的“伍相”指的是谁? A. 伍子胥 B. 伍员 C. 伍奢 D. 伍被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