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08:4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8:45:08
括苍石门瀑布
作者: 戴复古
少泊石门观瀑布,
明知是水却疑非。
乱抛雪玉从天下,
散作云烟到地飞。
夜听萧萧洗尘梦,
风吹细细湿人衣。
谢公蜡屐经行处,
闻有留题在翠微。
在石门停留观看瀑布,
明明知道那是水流,却又隐隐觉得不是。
如同雪玉纷纷从天而降,
化作云烟四散飘飞。
夜晚听那潺潺水声,洗净了尘世的梦境,
微风拂动,湿润了衣裳。
谢公曾经踏着蜡屐经过此地,
听说在这青翠的山微处留下了题字。
作者介绍: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希贤,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常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戴复古游览石门瀑布时,通常是为了记录美景和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是对过往名士的追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石门瀑布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思考。开头“少泊石门观瀑布”,一种悠闲的心态,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明知是水却疑非”,则通过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引导读者去思考水的本质与视觉的幻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深邃之美的体味。
“乱抛雪玉从天下,散作云烟到地飞”则进一步通过比喻,把瀑布的水流形容为雪玉,轻盈而洁白,增加了画面的美感。同时,水流的飘散仿佛是自然的灵动,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夜听萧萧洗尘梦,风吹细细湿人衣”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水声如同音乐,洗净了尘世的烦恼,令人沉醉。这种意境的营造,使得自然与人的心灵相互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
最后两句“谢公蜡屐经行处,闻有留题在翠微”引出了历史的人物,诗人与谢公的情感联结,通过“留题”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与怀念,也暗示了人们在自然中留下的痕迹,是流传千古的文化记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对历史名士的敬仰,展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谢公”是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名士
c) 一位将军
“乱抛雪玉”中的“雪玉”用来形容什么?
a) 瀑布的清澈
b) 瀑布的形状
c) 瀑布的声音
诗中提到“夜听萧萧洗尘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感到寂寞
b) 感到宁静与洗净
c) 感到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