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4:29
新雁衔秋访水涯,分屯洲渚傍芦花。
停桡相约结溪社,来往无嫌同一家。
酒酣把笛吹村曲,声曳兰风入山腹。
钓竿到手万事轻,孰是孰非孰荣辱。
江楼邀月粉黛浓,簧璈嘈杂彻桂宫。
笑指渔父何冷落,渔父掉头吾岂错。
新来的大雁衔着秋天的气息飞到水边,分散在洲渚旁的芦苇花丛中。
停下划桨的船约好在溪边聚会,来往的人们没有嫌隙,像是一家人。
酒酣畅时,拿起笛子吹奏乡村的乐曲,悠扬的音声随兰风飘入山腹。
钓竿在手,万事豁然轻松,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荣,什么是辱。
江边的楼台邀请明月,妆饰得如粉黛般浓厚,笙箫之声嘈杂得传入桂宫。
我笑着指着渔父,何必在意他那样冷落,渔父转身离去,我又何错?
赵汝鐩(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百态。其作品多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此诗写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渔父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渔父象征着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世纷扰的淡泊。
《渔父四时曲·秋》描绘了秋天的江边景象,诗人通过新雁的到来引入秋天的主题,展现了人们在秋天的生活状态。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水、洲渚、芦花、兰风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从内容上看,诗人描写了渔父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生,表现出一种对俗世的超然。诗中的“酒酣把笛吹村曲”一语,描绘了渔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欢快的生活场景,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同时,诗人在最后通过渔父的冷落表现出对世俗纷扰的无所谓,传达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又蕴含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体现了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新雁是象征什么?
诗人对渔父的态度是?
诗中“酒酣把笛吹村曲”描绘了什么场景?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赵汝鐩的《渔父四时曲·秋》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