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席上信笔六首》

时间: 2025-04-29 13:16:13

诗句

春衫更怯晚来风,准拟衰颜借酒红。

到得杯行愁不饮,烛红隐隐睡濛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16:13

原文展示:

春衫更怯晚来风,
准拟衰颜借酒红。
到得杯行愁不饮,
烛红隐隐睡濛濛。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衬衣在晚风中更加显得寒冷,
原本打算用酒来掩盖我衰老的脸色。
可当酒杯端到面前,愁苦却让我不想饮酒,
烛光微弱,隐隐约约中我已经沉沉入睡。

注释:

  • 春衫:春天的衣衫,这里指轻薄的衣服。
  • :害怕、畏惧。这里指衣衫在寒风中更显寒冷。
  • 衰颜:衰老的面容。
  • 借酒红:借助酒的醉意来掩盖面容的苍老。
  • 杯行:酒杯被端到面前。
  • 愁不饮:因愁苦而不愿饮酒。
  • 烛红:烛光发出的微弱红光。
  • 隐隐:微弱而朦胧的样子。
  • 睡濛濛:沉沉入睡的状态,模糊不清的样子。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确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惋惜和对酒的依赖。此种情感在古代诗词中常见,表现了文人对生命流逝和自我消遣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五言绝句和律诗为主,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天,诗人感受到春寒的凉意和生命的无常,借酒自娱,反映了对衰老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衣衫作为开头,传达出一种对春寒的感知,生动地描绘了晚风中带来的寒意,营造了一种愁苦的氛围。接着,诗人用“借酒红”来表达对衰老的无奈,酒在这里不仅是饮品,更是诗人用以麻痹自己情感的工具。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愁苦的深度,虽有酒杯在手,却无心饮酒,烛光映照下的沉睡更是对现实的逃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春风中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衫更怯晚来风:春天的衣衫在晚风中显得更加寒冷,表现了春天的冷清与诗人的脆弱。
  2. 准拟衰颜借酒红:打算借酒的醉意来掩饰衰老的容颜,揭示了诗人对衰老的焦虑。
  3. 到得杯行愁不饮:酒杯已在手,但愁苦却使他无心饮酒,体现了内心的矛盾。
  4. 烛红隐隐睡濛濛:微弱的烛光下,诗人已沉沉入睡,表现了逃避现实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酒红”比喻醉意,映射情感的寄托。
  • 拟人:将“春衫怯”赋予了人的感情,使得自然和人情交融。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无奈、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酒的依赖,展示了一种对生命沉重的感受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衫:象征青春和温暖,也暗示脆弱。
  2. :象征逃避和麻痹,寄托情感。
  3. 烛光:象征微弱的希望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衫”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衰老的恐惧
    C. 酒的醉意
    D. 生命的希望

  2. 诗人为何不愿饮酒?
    A. 因为酒太贵
    B. 因为心中愁苦
    C. 因为已醉
    D. 因为没有酒

  3.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状态?
    A. 清醒
    B. 忧虑
    C. 沉睡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夜思》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而李弥逊的《席上信笔六首》则更侧重于对衰老与现实的反思。两者均透出一种对人生的感慨,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楼 西湖行乐图 西湖春游词七首 其五 西湖(二首,录其一) 西湖竹枝词 西湖八景诗 其二 浙江秋涛 西湖竹枝 其四十四 西湖竹枝歌四首 其一 西湖八景 其二 大梦松声 西湖子夜歌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养虺成蛇 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勖勉 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虚立 水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借水推船 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隽赡 攴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赌物思人 片鳞只甲 衣字旁的字 乡曲之意 上勤下顺 存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