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4:0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4:07:15
作者: 王处一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叹迷人,如大醉。
敢使机谋,争眼谩天地。
杀盗邪淫咒神理。
一向无知,不顾临时罪。
气归空,形委废。
性识区区,走入幽牢里。
无限冤魂谁放你。
鞭棒随身。
蛇狗争吞噬。
感叹那些迷失的人,犹如醉酒般糊涂。
竟敢运用机心,争先恐后地在天地之间抒发情感。
杀戮、盗窃、邪淫都在咒骂神明的法则之下。
一直以来无知,无视眼前的罪孽。
气息归于虚无,形体也已废弃。
性情与识见都狭隘,走入了幽暗的牢笼。
无数冤屈的灵魂,有谁来拯救你?
鞭子和棍棒始终随身而行,
如蛇与狗一样争相吞噬。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通过“冤魂”一词,暗示了古代对冤屈与阴魂不散的文化观念,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罪孽和救赎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处一,元代诗人,以其诗词清丽、意境深远著称。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常关注社会现象和人心的迷惘。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迷失之际,诗人借用诗歌表达对人性的反思与对迷途者的劝诫,渴望唤醒那些沉浸在欲望与无知中的人。
《苏幕遮·劝迷途》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社会关怀的诗,透过对迷失者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人性中的痛苦与挣扎。开篇以“叹迷人,如大醉”引出主题,醉酒的状态不仅是对迷失的生动比喻,更是对人类愚昧的深刻揭示。诗中提到的“杀盗邪淫”,则如同警钟般敲响,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恶行。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气归空,形委废”表达了一种虚无的感叹,似乎在诉说着无知者的悲惨命运。结尾的“鞭棒随身,蛇狗争吞噬”则强化了这种无情的现实,暗示着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吞噬的世界里,迷途者注定难逃其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迷途者的劝诫与揭示,传达了对人性迷失的深刻反思,警示人们要认清自我,避免陷入无知与毁灭的深渊。
诗词测试:
诗中“叹迷人”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杀盗邪淫”是指?
诗的主题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