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正月十五夜》

时间: 2025-05-12 14:50:15

诗句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4:50:15

原文展示: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正月十五的夜晚,火树与银花交织在一起,宛如星桥上的铁锁开启。黑暗的尘埃随马儿远去,明亮的月光伴随着人们而来。游艺者都如盛开的李花,歌声中落梅纷飞。金吾(夜间的守卫)并不禁止夜间的游玩,玉漏(计时的器具)也不再催促时光的流逝。

注释:

  • 火树银花:形容春节夜晚的灯火辉煌,火树指的是火焰状的灯笼,银花则指烟花,形象地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 星桥铁锁:星桥比喻星星如桥梁,铁锁象征着夜晚的宁静与开放。
  • 暗尘:指夜晚的尘埃或污浊。
  • 游伎:指在节日中表演的艺人。
  • 秾李:盛开的李花,形容游伎的妆容艳丽。
  • 金吾:古代负责夜间治安的官员,象征着安全与秩序。
  • 玉漏:古代用来计时的器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味道,唐代诗人,字子美,号东篱,曾任职于翰林院。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节日景象及人们的生活,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情与自然。

创作背景:

《正月十五夜》创作于元宵节,正值春节的尾声,表达了人们在节日中欢庆的愉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时的社会氛围热烈,民间习俗丰富多彩,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诗歌鉴赏:

《正月十五夜》是一首描绘元宵节夜晚热闹场景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欢愉与人们的幸福心情。开篇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便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夜晚。火树和银花的结合,象征着团圆与欢乐,暗示着人们在节日中的欢聚。

接下来的“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则通过对比,传达了节日中的光明与希望。暗尘的消散,象征着烦恼与忧愁的离去,而明月的出现则意味着幸福与快乐的到来。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继续营造节日的氛围,游艺者如盛开的花朵,歌声如梅花般飘落,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最后两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不仅表达了节日的自由与欢愉,更反映出人们对时间的忽略与对快乐的追求,展现了一种放松与洒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节紧凑、意象丰富,是描绘元宵佳节的经典之作,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火树银花合:描绘了夜晚的绚丽景象,火树象征着灯火,银花则是烟花。
  2. 星桥铁锁开:星桥形容天上的星星,铁锁则暗示节日的热闹与开放。
  3. 暗尘随马去:暗示在欢乐的气氛中,烦恼与忧愁都随马而去。
  4. 明月逐人来:月光洒落,象征着幸福与快乐伴随着人们,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5. 游伎皆秾李:游艺者如盛开的李花,形象生动,突显节日的欢快。
  6. 行歌尽落梅:歌声如梅花般飘落,表达出欢乐的气氛。
  7. 金吾不禁夜:夜间的守卫不再禁止人们的欢庆,象征着自由。
  8. 玉漏莫相催:时间在流逝,不再催促,体现出对快乐的珍惜。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火树银花”比喻节日的灯火与烟花,形象生动。
  2. 对仗: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拟人:如“明月逐人来”,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与行动,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晚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节日的热爱,展现了浓厚的人情味与生活乐趣,传达了欢乐、团圆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火树:象征着节日的欢庆与热闹。
  2. 银花:象征着美好与绚丽的事物,代表着节日的烟花。
  3. 明月:象征着团圆与幸福,寓意着美好的生活。
  4. 游伎:象征着节日的娱乐与欢愉,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元宵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火树银花合”中的“火树”指代什么?

    • A. 灯火
    • B. 树木
    • C. 烟花
    • D. 星星
  3. 诗中提到“金吾”指的是什么?

    • A. 守卫
    • B. 游艺者
    • C. 时间
    • D. 明月

答案:

  1. B. 元宵节
  2. A. 灯火
  3. A. 守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李白的《静夜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花间一壶酒》(李清照)与《正月十五夜》: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前者更强调个人情感,后者则突出节日的欢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的世界》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太常引 夏夜不寐 太常引 其一 至元夕晴数日矣,而凝雪愈坚,戏咏 太常引 太常引 太常引 太常引 四月初八日庆六十 太常引(题洞宾醉桃源像) 太常引萍梗 太常引·冥鸿有意避云罗 太常引·男儿勋业古来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成妖作怪 带田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召取 行鼓 蕤宾铁响 示字旁的字 不龟手药 长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韶颜稚齿 该死 米字旁的字 诗什 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淆舛 狂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狂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慈明无双 田减一笔常用字汇总_田字减笔画汉字详解 带天的汉字大全_带天的字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