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7:32
原文展示:
古风 黄超然 〔宋代〕
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 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 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 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 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 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 顾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白话文翻译:
不了解我,我也不会生气,古人感叹这很难做到。 我认为这其实很容易,学习道并不是为了名声。 本来就没有求人了解的心思,生气又从何而来呢? 所以在茅草屋檐下,我可以高枕无忧,弯曲我的手臂当枕头。 琴和书是我的朋友,云和山是我的伙伴。 内心感到欣喜有所收获,耳目之间想必也没有什么可憎的。 回顾与扬雄一样,白发苍苍地研究《太玄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超然,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从其诗作来看,他崇尚道家思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足,不慕名利,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在宋代,文人多追求功名,而作者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通过学习道家经典,寻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实践。诗中,“不知乃不愠”一句,体现了作者的超然态度,即使不被理解也不生气,这是对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作者认为学习道并不是为了名声,而是为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在茅檐下高枕无忧,与琴书、云山为伴,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作者以扬雄为榜样,白发苍苍地研究《太玄经》,显示了他对学问的执着和对道家经典的深厚兴趣。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是对道家思想的一种诗意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