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5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51:01
我爱淳安好,能知义命方。
育遗存后裔,刳腹奉高堂。
隐节推承诏,儒官教有庠。
胡为得祠奉,退省更徊徨。
我喜欢淳安这地方,它能让我明白应当遵循的义理与命运。
在这里培育后代,孝敬父母,奉养长辈。
虽然身处隐居,仍然接受朝廷的诏令,儒生们在庠序中教授知识。
为何会得到祠堂的供奉,反而让我在退省后感到迷茫彷徨。
陈晔,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可能以文学创作为主,其作品常反映出对故乡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思考。
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家乡的依恋,以及对儒家伦理的重视,尤其是孝道的强调。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淳安的热爱和对传统伦理的坚守。诗中通过描绘家乡的美好,展现了作者对道义与命运的理解。淳安不仅是地理上的归属,也是情感和文化上的认同。诗的前两句提到的“能知义命方”,突出了儒家思想对个人修身齐家的重要性,传递出一种对家族责任感的认同。后两句则展示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的矛盾心理,既渴望回归自然,又不忘对社会的责任与期望。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思考。
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传统家族伦理的坚持,表达了个人在社会责任与内心渴望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宋代儒生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高堂”指的是?
A. 高山
B. 父母
C. 学校
D. 朝廷
诗人对淳安的感情是?
A. 厌恶
B. 热爱
C. 疏离
D. 怀疑
“刳腹奉高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父母的孝顺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理想的追求
D. 对事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