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金缕曲(送五峰归九江)》

时间: 2025-05-24 23:15:55

诗句

世事如何说。

似举鞍、回头笑问,并州儿葛。

手障尘埃黄花路,千里龙沙如雪。

著破帽、萧萧余发。

行过故人柴桑里,抚长松、老倒山间月。

聊共舞,命湘瑟。

春风五老多年别。

看使君、神交意气,依然晚合。

袖有玉龙提携去,满眼黄金台骨。

说不尽、古人痴绝。

我醉看天天看我,听秋凤、史动檐间铁。

长啸起,两山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3:15:55

原文展示:

金缕曲(送五峰归九江)
作者: 朱子厚〔宋代〕

世事如何说。似举鞍回头笑问,并州儿葛。手障尘埃黄花路,千里龙沙如雪。著破帽萧萧余发。行过故人柴桑里,抚长松老倒山间月。聊共舞,命湘瑟。春风五老多年别。看使君神交意气,依然晚合。袖有玉龙提携去,满眼黄金台骨。说不尽古人痴绝。我醉看天天看我,听秋凤史动檐间铁。长啸起,两山裂。

白话文翻译:

世事如何来叙说呢?就像骑马回头与并州的孩子笑问一般。手遮尘土,走在黄花路上,千里广袤的沙地如同白雪。破帽子下,风吹得我的白发萧萧而落。走过故人的柴桑,抚摸那长松,老树在月光下显得恍惚。聊一起舞蹈,命运如同湘瑟般悠扬。春风带走了我们多年后的别离,看看使君那神交的意气,依然如同晚霞交汇。袖中提着玉龙,满眼都是黄金的台阶。说不尽古人那种痴绝的情感。我醉了,看着你,你也在看我,听着秋凤在屋檐间叹息。长啸一声,仿佛两座山都要裂开。

注释:

字词注释:

  • 举鞍:意指骑马时抬起马鞍,暗示回头。
  • 并州:古地名,今山西省。
  • 千里龙沙:形容广袤的沙地,龙沙比喻其延绵不绝。
  • 萧萧:形容风吹动的声音,亦可指头发飘动的状态。
  • 柴桑:古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一带。

典故解析:

  • 湘瑟:古代乐器,代表音乐的美妙与情感的寄托。
  • 五老:指五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象征长久的友谊与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子厚,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清新雅致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于人情世故和自然景物,构建了丰富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作者送别友人五峰归九江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依依与对往日时光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金缕曲》是一首充满了情感与哲思的送别词。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人的情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人生浮沉的感慨。开篇以“世事如何说”引入,提出了对世事无常的疑问,随即以并州儿葛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轻松的问候,仿佛在叙述一个故事。接着,词人通过“手障尘埃黄花路”描绘出一幅黄花路上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安静、悠然的心情。

尤其在“聊共舞,命湘瑟”中,湘瑟不仅是乐器,更是一种友谊的象征,表达了在春风中共同欢舞的美好时光。整首词在描写自然与人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离别的无奈与对友人的祝福,情感深邃而激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事如何说:开篇提问,表明对世事的感慨。
  2. 似举鞍回头笑问,并州儿葛:用骑马的姿态引入,表现轻松的氛围。
  3. 手障尘埃黄花路:描写尘土飞扬的黄花路,营造出一种自然的环境。
  4. 千里龙沙如雪:形象地将沙地比作白雪,展现辽阔与静谧。
  5. 著破帽萧萧余发:表现风中白发的萧瑟,暗示时间流逝。
  6. 行过故人柴桑里:回忆故人,体现了对过往的追忆。
  7. 抚长松老倒山间月:长松与月亮的结合,表现宁静的夜晚。
  8. 聊共舞,命湘瑟:表达与友人共舞的愉悦,湘瑟象征友谊。
  9. 春风五老多年别:感慨与老友的别离,时间的流逝。
  10. 看使君神交意气,依然晚合:描绘友人之间的默契与情感。
  11. 袖有玉龙提携去,满眼黄金台骨:象征着美好与珍贵的回忆。
  12. 说不尽古人痴绝:感叹古人的情感深沉而难以言表。
  13. 我醉看天天看我:展示一种彼此凝视的默契与醉心。
  14. 听秋凤史动檐间铁:秋凤在屋檐间的动静,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
  15. 长啸起,两山裂:长啸声响,仿佛能够撕裂山峦,展现情感的强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沙地比作雪,增强了画面的意境。
  • 拟人:秋凤的声音使人感受到自然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词的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离别的感伤,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索,情感丰富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着美好时光与回忆。
  • 长松:代表长久的友谊。
  • 秋凤:象征着离别的忧伤与时间的流逝。
  • 玉龙、黄金台骨:象征着珍贵的情感与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世事如何说”的意思是?

    • A. 生活的琐碎
    • B. 对世事的感慨
    • C. 对未来的思考
  2. “湘瑟”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音乐
    • B. 友谊
    • C. 离别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朱子厚的《金缕曲》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时光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但朱子厚更侧重于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过缙云胡君作茶古松下丛兰中 三禽言 以梅送王尉 雨夜持螯 烛影摇红·辇路融晴 暑不杂兴 送荔子方蒙仲 贵妃夜游 次韵酬清脩老 山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奋勇直前 糜躯碎首 魏的笔顺怎么写?这份魏字笔顺详解,让你不再为笔顺发愁_汉字笔顺学习 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吹毛数睫 13画汉字人名大全_13画字用于名字的汉字详解 力字旁的字 表意字大全_表意字的分类与示例详解 谨心 米盐凌杂 肉字旁的字 想前顾后 济弱扶危 表示笑的四字词语大全_带笑的成语及解释 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土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土字旁的字 柔胜刚克 身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