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9:33
积雨新晴好,春深爱景光。
茶宜泉味淡,琴就竹阴凉。
一鸟下寒碧,孤花明夕阳。
诗成耽久坐,渐喜日初长。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晴朗天气,春天的美好景色令人陶醉。茶水在清泉的滋润下显得更加清淡可口,弹琴时在竹荫下显得格外凉爽。一只小鸟在寒碧的水面上飞落,孤零零的花朵在夕阳中显得特别明亮。写完这首诗,我沉浸在其中久久不愿离去,渐渐地开始喜欢起这日渐延长的白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寒碧”可以联想到古诗中常常描绘的清澈水面,而“孤花”则暗示了春天的孤独之美,常在古诗中被赞美。
作者介绍: 张僖,清代诗人,生平事迹鲜有记载,但其诗作多表现出自然的美和内心的情感,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在春雨之后,面对大自然的美好,因而产生了诗兴。此时的春景令人感受到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腻之处,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开篇的“积雨新晴好”让人感受到春天雨后那种清新、明亮的气息,诗人在描绘春天的美丽时,突出了“春深爱景光”的情感,显示出诗人对春天深厚的感情。第二句“茶宜泉味淡”则是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春日悠闲的生活情调,竹阴下的清凉让人心旷神怡。
后半部分“一鸟下寒碧,孤花明夕阳”则通过鸟与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两句“诗成耽久坐,渐喜日初长”则表达了诗人在创作中的沉浸与对春日延长的喜悦,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生命延续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中细腻之处的珍视。诗人通过个人的感受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积雨新晴好”表现了哪种天气?
诗中提到的“竹阴”代表了什么样的环境?
“渐喜日初长”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之美,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展现了思乡之情。这两首诗在意境上与张僖的《春晴》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意象选择却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