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7:5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7:50:14
绿树荫青苔,柴门临水开。
簟凉初熟麦,枕腻乍经梅。
鱼跃海风起,鼍鸣江雨来。
佳人竟何处,日夕上楼台。
在绿树的阴影下,青苔铺满了地面,柴门临近水边打开。
竹席凉爽,刚刚熟透的麦子,枕头上沾湿,刚经过梅花的雨水。
鱼儿跳跃,海风阵阵吹来,蟾蜍在江边鸣叫,雨水也随之而至。
美人究竟在哪里呢?我日日夜夜登上楼台眺望。
作者介绍:许浑,字子乔,号逸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59年,卒于公元834年,活跃于中唐时期。许浑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日常生活的深刻观察而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孟夏,正值夏季,诗人身处乡间,感受到夏日的清凉与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心中所念之人的思念。
《闲居孟夏即事》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夏日景象,诗人在乡间的生活让他得以静心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首句通过“绿树荫青苔”展现出浓郁的夏日气息,青苔的生长与绿树的阴影相映成趣,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接着,诗人细腻地描写了夏日的生活,竹席的凉爽和湿润的枕头都在传达出夏季的特有氛围。
接下来,诗人又写到鱼跃与风起,鼍鸣与雨来,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不仅丰富了诗的意境,也渗透出一种生机与活力。最后两句则转向对美人的思念,诗人面对美好的自然景色,心中却充满了对佳人的遐想与孤独感,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富有情感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夏日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柴门”是用什么材料搭建的?
A. 石头
B. 木柴
C. 砖块
诗中“佳人竟何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鱼跃”与“鼍鸣”分别象征着什么?
A. 活力与宁静
B. 自由与孤独
C. 爱情与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闲居孟夏即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探讨两者在描写自然景色和人内心情感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