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客南归(一作寓居崇圣寺送客南浦)》

时间: 2025-08-10 21:56:15

诗句

野寺薜萝晚,官渠杨柳春。

归心已无限,更送洞庭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21:56:15

原文展示:

送客南归
许浑

野寺薜萝晚,
官渠杨柳春。
归心已无限,
更送洞庭人。


白话文翻译:

在野外的寺庙,晚霞映红了薜荔的藤萝;
官渠边杨柳吐出春意。
我心中对归去的思念已是无尽,
更要为你送行,去往洞庭湖的旅人。


注释:

  • 薜萝:一种常见的藤本植物,常用于装饰,象征着幽静的环境。
  • 官渠:指的是人工开凿的水渠,可能是用来灌溉或排水的。
  • 归心已无限:表达了对归家的深切思念,心情十分沉重。
  • 洞庭人:指的是要去洞庭湖地区的人,这里用以代指客人。

典故解析:

  •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历史上常为文人吟咏之地,象征着远方的归宿。
  • 诗中提到的“官渠”和“杨柳”是自然景象的描绘,常见于古诗中表现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约公元790年—约公元860年),唐代诗人,字宗元,号景山,晚唐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意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送别朋友南归时写的,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与不舍,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反映出春天的美好与归乡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客南归》是一首短小而意蕴深远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归乡的思念。开篇“野寺薜萝晚”,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寺庙场景,伴随着夕阳的余晖,显得格外恬淡;而“官渠杨柳春”则引出了春天的气息,生机勃勃的杨柳与温暖的春风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在情感上,诗人把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春天的描绘结合起来,“归心已无限”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内心的无尽愁绪与对归乡的渴望。最后一句“更送洞庭人”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更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寓意着对生活的希望与期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优雅与细腻,使得这首诗在短小的篇幅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寺薜萝晚:在野外的寺庙,晚霞映衬着薜荔藤,传达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气氛。
  2. 官渠杨柳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官渠旁的杨柳表明了季节的变换,暗示着生命的继续。
  3. 归心已无限: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
  4. 更送洞庭人: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旅途的祝福,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薜萝晚”与“杨柳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薜萝、杨柳、野寺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氛围,承载着诗人的思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对归乡的渴望,传达出一种深情与温暖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薜萝:象征着幽静的环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杨柳:春天的象征,寓意着生机与希望,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洞庭:作为归宿的象征,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官渠”主要指的是: A. 自然河流
    B. 人工水渠
    C. 池塘

  2. 诗人对友人的离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不舍
    C. 无所谓

  3. “归心已无限”中的“归心”是什么意思? A. 回家的心情
    B. 归属感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送友人》中,同样描绘了送别的情境,但其情感更加激昂,诗人对友人的离去充满了豪情壮志。而许浑的《送客南归》则更加细腻、温柔,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两者在主题上相似,但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送客南归》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三月二十六殿试进士得罪集英殿门二首 出真阳峡十首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春游 送蔡定夫赴湖南提刑二首 晓雾 三花斛三首右瑞香 三月二十七日送春绝句 谢王恭父赠梁杲墨 午睡闻子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灵长 端本澄源 学究天人 四点底的字 朋樽 不刊之书 名鞿利鞚 穴宝盖的字 意力 鬥字旁的字 东央西浼 八字旁的字 信重 怠惰因循 彐字旁的字 猴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