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高阳台 雨中送别,归来都无意绪,灯下成此》

时间: 2025-07-12 20:25:46

诗句

雾锁浮桥,烟横远陌,濛濛暮雨初收。

一夕春归,更谁解道閒愁。

冻云已失荒天外,伴重阴、泪湿吟眸。

乍惊回,暗检欢踪,不似前游。

伤情不怕分歧处,怕新痕嫩迹,小作勾留。

执手无言,消魂片刻都羞。

香红又是清明后,奈馀寒、犹滞芳洲。

掩孤怀,晚霁幽窗,残照西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0:25:46

原文展示:

雾锁浮桥,烟横远陌,濛濛暮雨初收。
一夕春归,更谁解道閒愁。
冻云已失荒天外,伴重阴泪湿吟眸。
乍惊回,暗检欢踪,不似前游。
伤情不怕分歧处,怕新痕嫩迹,小作勾留。
执手无言,消魂片刻都羞。
香红又是清明后,奈馀寒犹滞芳洲。
掩孤怀,晚霁幽窗,残照西楼。

白话文翻译:

雾气锁住了浮桥,烟雾横在远方的乡陌,细细的暮雨刚刚停歇。
春天的归来,谁能理解我此时的闲愁。
冻云早已不见在荒凉的天边,只有沉重的阴云伴着泪水湿润了我的眼眸。
突然惊醒,暗自寻找欢愉的踪迹,却发现已不如往日。
伤感的情绪不怕在分别的地方出现,只怕新的伤痕和嫩迹,让人难以驻留。
握着手却无话可说,恍惚片刻让我倍感羞愧。
香红的花又到了清明之后,然而余寒却仍然滞留在芳草地。
掩藏着孤独的心情,晚霁的幽窗下,残阳照在西楼。

注释:

  • 浮桥:指水面上的桥,象征着不稳定的情感和环境。
  • 烟横远陌:形容远处的道路被烟雾笼罩,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閒愁:指无所事事时产生的忧愁。
  • 冻云:指寒冷的云,暗示了冷清的气氛。
  • 新痕嫩迹:新产生的伤痕和痕迹,象征着新感情的萌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蛰堪,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情冷暖的敏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雨绵绵的时节,诗人可能正经历一段离别,内心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高阳台 雨中送别,归来都无意绪,灯下成此》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复杂的情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离别的感慨。诗的开头描绘了雾锁浮桥、烟横远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凄清的氛围,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离愁别绪的境地。随着春天的归来,诗人却感到更加孤独,仿佛春天的复苏并未能驱散心中的愁苦。

诗中“执手无言,消魂片刻都羞”一句,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情感交流,尽管两人相握,却无言以对,羞怯和无奈交织在一起。对于这些情感,诗人用“怕新痕嫩迹,小作勾留”表达了对新感情的恐惧,似乎在说,新的情感只会带来新的伤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态,既有对过去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的迷惘。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使得整个作品既有意境的美感,又充满了哲思的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雾锁浮桥,烟横远陌,濛濛暮雨初收。”:描绘雨中模糊的景象,营造离愁的氛围。
    • “一夕春归,更谁解道閒愁。”:春天回归,但无人理解内心的愁苦。
    • “冻云已失荒天外,伴重阴泪湿吟眸。”:感受到一种孤独的重压,眼泪模糊了视线。
    • “乍惊回,暗检欢踪,不似前游。”:回忆往昔的快乐,但现状却令人失落。
    • “伤情不怕分歧处,怕新痕嫩迹,小作勾留。”:对新情感的恐惧,害怕再受伤害。
    • “执手无言,消魂片刻都羞。”:无言的握手,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情感。
    • “香红又是清明后,奈馀寒犹滞芳洲。”:春天仍未完全复苏,冷意仍在。
    • “掩孤怀,晚霁幽窗,残照西楼。”:在安静的窗前,独自品味这份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色联系,增强诗的意境。
    • 拟人:通过“冻云已失”等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新情感的恐惧,展现了人在面对感情时的脆弱与迷惘。

意象分析:

  • 雾与烟:象征不清晰的情感和模糊的未来。
  • 浮桥:象征着不稳定的情感关系。
  • 春天与寒冷:对比生与死、暖与冷的情感。
  • 孤窗残照:代表孤独的心境与对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雾锁浮桥”意指什么?

    • A. 清晰的景象
    • B. 模糊的情感
    • C. 粉红的花瓣
    • D. 宁静的夜晚
  2. “执手无言”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欣喜
    • B. 尴尬与羞愧
    • C. 生气
    • D.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新痕嫩迹”象征着?

    • A. 新的开始
    • B. 过去的伤痛
    • C. 对未来的期盼
    • D. 友谊的升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离别之情,但更多着眼于友情的深厚,而王蛰堪则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孤独与迷惘。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两者都在描绘离别,但杜甫的作品更多体现了对亲情的思念,王蛰堪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解析》——了解现代诗的背景与风格。
  • 《古诗词鉴赏》——学习古诗词的基本鉴赏技巧。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独秀峰 漓江晚泛 登岱 诣李侍郎 水楼 故白岩禅师院 吊韩侍郎 吊灵均 送陈握卿秋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字旁的字 退如山移 道德 摆平 绪使 错开头的成语 中流底柱 隽味 醒结尾的成语 鬯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王室如毁 燎结尾的成语 鹿字旁的字 悬车束马 你恩我爱 寸字旁的字 尧鼓舜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