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1:08
题浯溪中兴颂二首
作者: 陈容 〔宋代〕
六等胜如诛独柳,
二张纵活亦何颜。
太师死后犹书法,
水部刑章托颂间。
最忆海青投乐器,
绝怜甄济隐青山。
中兴碑下奸臣惧,
天道何尝不好还。
全诗翻译:
六等的胜利就如同斩断了独柳,二张的谋略纵然成功又何以自处?太师去世后仍然书写他的法度,水部的刑章在颂扬之中托付。最让我怀念的是海青抛洒乐器,最让我怜惜的是甄济隐于青山之中。中兴碑下奸臣们感到恐惧,天道何尝没有回报的道理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容,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据文献资料显示,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和政治,风格常带有讽刺意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中期,正值政治动荡、权臣当道的时代,诗人借此表达对奸臣的愤懑,以及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这首诗以“中兴”作为主题,结合了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六等胜如诛独柳”一句,直指权力斗争的残酷,形象地表达了对权臣的批判。接下来的“二张纵活亦何颜”,则进一步揭示了即便在成功之中,权谋者也难以自处的复杂心理。
“太师死后犹书法”则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水部刑章的提及,更是将法律与道德结合,表明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最忆海青投乐器,绝怜甄济隐青山”两句,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悲怆感受。
最后一联“中兴碑下奸臣惧,天道何尝不好还”,将个人情感上升至社会层面,表达了对历史轮回与因果法则的信仰。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借鉴,展现了诗人对政治道德的深刻思考与理想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作者对权力斗争的不满,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以及对历史因果法则的坚信,传达了一种对社会正义和道德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六等胜如诛独柳”中“独柳”指的是什么?
A. 孤立无援
B. 高大挺拔
C. 繁茂的树木
D. 任何树木
诗中提到的“海青”可能象征什么?
A. 战争
B. 隐逸生活
C. 权力斗争
D. 学术研究
“中兴碑下奸臣惧”反映了什么样的情绪?
A. 崇拜
B. 恐惧
C. 无奈
D.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