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徐衡仲归侍次福建帅属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12 22:28:52

诗句

和篇犹未忽成行,无柰离情杂愧情。

风雨连朝难远送,湖山何日再寻盟。

饱参屡见从头举,识破悬知到处轻。

疏懒祗愁书问少,望君因便却传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2:28:52

原文展示

送徐衡仲归侍次福建帅属二首 其二
张镃

和篇犹未忽成行,无柰离情杂愧情。
风雨连朝难远送,湖山何日再寻盟。
饱参屡见从头举,识破悬知到处轻。
疏懒祗愁书问少,望君因便却传声。

白话文翻译

我写的诗篇尚未完成,无法抑制内心的离愁与愧怍。
连绵的风雨使得远送更加艰难,湖光山色何时再能重聚呢?
多次参与宴饮,独自举杯,心中感慨万千。
我虽懒于书信往来,但希望你能传递我的问候。

注释

  • 和篇:指诗歌的篇章,未完成的诗作。
  • 离情:离别的情感。
  • 愧情:因离别而感到愧疚的情绪。
  • 风雨连朝:形容天气恶劣,连续的风雨。
  • 湖山:湖泊与山川,表示美丽的自然景色。
  • 寻盟:重温昔日的誓言或友情。
  • 饱参:多次参与。
  • 疏懒:懒散,疏忽。
  • 书问少:书信往来减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华,号虚白,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友情和离别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写给徐衡仲的,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反映了诗人在送别时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的意象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开头两句“和篇犹未忽成行,无柰离情杂愧情”中,诗人自我反省,表达了尽管诗篇尚未完成,但内心的愧疚与不舍的情感却早已蔓延开来。这种情感的矛盾,使得整首诗更为深刻。

接下来的“风雨连朝难远送”则通过天气的变化引入送别的背景,风雨交加使得离别的情景显得更加凄凉。随后“湖山何日再寻盟”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渴望,湖光山色象征着美好回忆,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后两句中,“饱参屡见从头举”表现了诗人对往日欢聚的怀念,而“疏懒祗愁书问少”则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惆怅,尽管愿意传递情感,却因懒散而无从表达。整首诗在情感的层次上丰富而细腻,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和篇犹未忽成行:表达诗人尚未成诗的状态。
    2. 无柰离情杂愧情:感到离别的愁苦与内心的愧疚。
    3. 风雨连朝难远送:恶劣的天气让送别更加艰难。
    4. 湖山何日再寻盟:期待与友人重聚的美好愿景。
    5. 饱参屡见从头举:多次参与聚会的感慨。
    6. 识破悬知到处轻:意识到人情冷暖,感到失落。
    7. 疏懒祗愁书问少:懒于书信往来,感到愁苦。
    8. 望君因便却传声:希望朋友能传达自己的问候。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和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主题是对离别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意象分析

  • 湖山: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友谊。
  • 风雨:代表离别的艰难与心情的沉重。
  • 书信:象征交流与情感的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风雨连朝”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天气恶劣
    B. 离别的艰难
    C. 对未来的期盼
    答案:B

  2. 诗人对“湖山”的情感是怎样的? A. 不屑一顾
    B. 期待重聚
    C. 感到厌烦
    答案:B

  3. 诗中“疏懒祗愁书问少”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对书信的热爱
    B. 对书信往来的懒散与愁苦
    C. 对朋友的冷漠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李白的诗风更为豪放,而张镃的这首诗则显得细腻而含蓄,两者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显著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张镃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军中曲 络纬 题妙庭观 洪氏浴室院 赠焦山人 效诸将三首 其三 谢池春 书怀 村院秋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覆巢破卵 虫字旁的字 包含黝的词语有哪些 安稳 好生恶杀 一死一生 烧犀观火 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怪结尾的成语 包含沿的成语 病字头的字 早禾酸 狼戾不仁 毋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快刀斩乱丝 可怜 鼠字旁的字 胆小如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