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4:3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4:39:29
绳倚扶枵骨,
蒲团阁瘁肤。
事疑偿业债,
形类窘办拘。
空劫真常体,
浮生幻化躯。
个中元不二,
无语对文殊。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倚靠绳索,身体虚弱如同枯骨;坐在蒲团上,面容憔悴。生活的琐事使他感到如同在偿还债务,身体的困窘让他感到无奈。空无的劫难和真实的本体相互交融,浮世的生活如同一场幻梦。诗中所说的“元不二”表达了对于真理的理解,而面对文殊菩萨却无言以对,显得无比渺小。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溪洲,晚号石溪,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以山水诗著称,风格清新脱俗,注重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范成大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身体衰老的感慨,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哲理的追求。
范成大的《藻侄比课五言诗》以简炼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身心俱疲、困顿于生活琐事的精神状态。全诗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前四句中,诗人通过“绳倚扶枵骨”和“蒲团阁瘁肤”的描写,展现了他身体的虚弱与精神的疲惫,仿佛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而后四句则转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指出空无与真实的对立,表达了对真理的渴望和对智慧的崇拜。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夹杂着对人生哲学的追问,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透彻理解与超然态度。在阅读时,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感慨,也能引发对自身生命状态的反思。诗中对文殊菩萨的提及,进一步加深了诗的哲理意涵,象征着智慧与真理的永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无常和对真理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绳倚”所表达的意象主要是指:
A. 身体的虚弱
B. 心灵的自由
C. 生活的富足
D. 自然的美丽
诗中提到的“文殊”是指:
A. 一位帝王
B. 一位诗人
C. 知识与智慧的象征
D. 一种动物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
A. 友情的可贵
B. 生活的无常与真理的追求
C. 自然的美丽
D. 爱情的甜蜜
答案:1.A,2.C,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